标签:
体育 |
分类: 高球随笔 |
对推杆效果的控制主要是一种“感觉”,控制的主要环节有两个,一是速度(力量),二是方向。
无数次的实际体会下来,推杆问题最需要控制的一定是速度。果岭上能不能保两推关键是第一推,而导致第一推出现失误的最大原因基本都是力量控制不当,对方向的判断一般都不至于太离谱的;第一推时摆线、瞄准花的功夫再多也没什么太大用处,力量不对全是枉然。
对推杆力量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感”,其中对握杆力度的把握又是重中之重;我个人非常同意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推杆手”克伦肖的观点:握杆的力度越轻,就越能感觉到位于推杆底部的杆头重量。
在场上反复实践比较,如果是尝试着握杆时刚刚好能保证推杆不掉下来,“似握非握”,则感觉中能达到最好的力量控制效果;握杆越重,手臂和手腕都会越显得僵硬,越容易造成杆头触球过程的不流畅,也越容易导致杆头前后摆动时的实际路线走样。
都知道推杆时最理想的情况是保持做出“钟摆运动”。很显然,钟摆上部的轴心越灵活、下部的质量块越重,则摆动的过程就会越均匀、越流畅;如果推杆时握杆过紧,就好比钟摆的轴心部位忽然了锈,摆起来很可能会忽快忽慢、忽重忽轻。
前一篇:虎言虎语:老虎落败的感慨
后一篇:读书偶感:说到“责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