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学女同胞的“球场攻略”

(2008-01-26 19:37:28)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球随笔
临时一个人跑去下场,被安排和一对中年夫妇并组。
第一次有机会和打得很是像模像样的女同胞同场,顺便得以就近观察了一番这位女性球友的场上特点,忽然觉得大有启发。
在发球台上的区别便非常明显。女性球友或许是因为反正力量有限,故根本不会像我等大男人铆足了劲猛抽,开球时基本上都是很悠闲、很轻松地轻轻一击,距离虽然是少了那么几十码,但18个洞下来就没见她在发球台上出过什么大问题,也就免了我等动不动要打“暂定球”的苦恼。
上了球道,女性球友同样不是以追求“距离”取胜,而是就那么奔果岭方向一杆一杆地往前稳扎稳打,很少出现下水、OB的情况,挨罚杆的次数因而大大减少。
果岭推杆更是凸显出女性朋友干这种“细腻活”的优势,总是慢悠悠地观察、准备,整个过程都是不慌不忙,第一推完事基本上便八九不离十,甚至常常一不小心直接就搞掂,把俺在旁边看的直瞪眼,深感汗颜。
看起来,在球技到达一定程度之后,高尔夫还真就不是一“体力活”,也不是只要用功就行了的“技术活”,而是一地地道道的“脑力活”,就是必须用脑子去打。
在差不多同样水平的条件下,场上最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就是“猛打猛冲”,不知不觉间总喜欢按自己“以为可以”的方式去击球。
前几天和一位基本功特好的单差点球友下场,一号木开出去能让人在旁边直咋舌,那叫一个又直又远!在一个5杆洞,他开完球后就还剩下大约230码左右的距离攻果岭,理论上,他这种水平用3号木直攻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真要直攻,则必须先越过正前方的水障碍、再翻过一片大树林,盲攻;果岭的前、左、右都是沙坑,总之是必须在保证230码距离的前提下还必须保证落点准确,长了、短了、左了、右了都有可能出大问题;这哥们第一轮攻果岭就失误,打厚,小白球直接入水;拉近了几十码在水前又攻,却来了个“飞鸟投林”,好在在树丛中到底找到了小白球,千辛万苦救回球道,7上2推,活生生弄个加4!本来,以他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加上精准的短杆功夫,如果第2杆轻轻松松把小白球放到树林右侧球道再攻果岭,随便都能抓个帕,捉鸟也是说不定的事——要知道,对于他这样一位“7字头”的球友,一个洞就干出加4来是多么严重的损失!
女性球友的所有表现集中起来就一个字:稳。稳了,失误就少;人说高尔夫比的就是谁失误最少,此乃至理名言,再下场时一定得好好学学女同胞的“球场攻略”,先求稳,再讲攻;且不说别的,一场球下来至少小白球都要节约出来很多个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