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分类: 高球随笔 |
球场因整修梯台,把绝大部分蓝梯都挪到了黑梯的位置,乐得俺乘机破天荒过了一把“职业梯”的瘾。
正常情况下,俺自然是没资格上黑梯去试巴试巴的,每次下场都只是以一种敬畏的心从它们旁边溜过;在等待同组球友开球时,偶尔也可能会悄悄往后面的黑梯睃上几眼,在想象中挥上那么一杆。
原来总以为黑梯之厉害是在于距离,今天切身体会下来才发现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当然,有的黑梯确实比蓝梯要拉后好几十码,但问题的实质应该不在于距离增加了,而是由于开球位置的变化,把整个球道的局势给改变了。
譬如,假定都是正常发挥,一些四杆洞如果是在蓝梯开球,一杆出去正好可以越过沙坑或水障碍,第二杆就可以攻果岭了;往黑梯一站,麻烦来了,很多障碍区刚好就会处于不尴不尬的位置,想一杆冲过去吧,那距离看起来就很玄,免不了下意识就会“发力”,其结果十有八九是左歪右斜;保守些干吧,基本上就别指望第二杆攻果岭。这样一来,多出一、两杆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还有,很多在蓝梯上看过去的球道也还一般般,一旦转到黑梯的位置,很可能就变成了“狗腿”,或者视野中一下子出现一些让你很不顺眼的东西,或者你本来希望的落球点刚刚好是球道最窄处——总之是要增加不少额外的心理负担,与之相伴的就是更多失误的可能。
有一个三杆洞,黑梯开球得230码;要说用3号木,距离不成问题;但在黑梯开球时,刚刚好210码左右处是一条横穿球道的水沟,果岭右边整个都是一片晃眼的大沙坑,左边也是一条绕着果岭走的水沟,你还敢保证像在练习场上那样用3号木干出去230码?随便一哆嗦就完蛋大吉!
所以说,距离本身不是问题,至少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设想一下,即使是差不多600码的长5杆洞,如果都按“应该”打出的距离,就算一号木开出去240码吧,第二杆用球道木再加180-190码,不也就还剩下150码上下的距离?7号铁就搞掂,照样标准杆On——要是都照此算计,岂不是得冒出来一堆堆的单差点球友?哪至于一个个都在那成天为“破百”、“破九”、“望八”抓耳挠腮的痛苦?
玩了一回黑梯,成绩虽然不怎么样(这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不好意思,再说也就是90杆出头得多了一点么,没坐“三轮车”就应该不算很丢人现眼,呵呵),收获倒不小:要想“出成绩”,两个环节相当重要:
第一,挥杆的基本功。基本功越到位,击出去的球路精确度就越高。减少杆数的关键是“准”不是“远”,求“远”出鬼多,讲“准”回报大,只有在争取“准”的前提下才能求“远”,一定是这个道理。
第二,还是球场攻略。像上面说的那个230码3杆洞,如果老老实实先用中铁把小白球放到水沟前,再用短杆攻果岭,弄好了还可能救回标准杆,损失很有限的;要是直攻失误了,基本上就是双博忌以上的命。
前一篇:球道木正式归队
后一篇:好一个岁末大酬宾:双奖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