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分类: 高球随笔 |
以下是身边熟悉的球友发生的几则真实故事,可乐。
(一)“土八路”开洋荤
几位球友结伴去澳洲打球,洋文一窍不通,顶多能认上几个字母而已,时不时还会和小学就会的拼音给弄混了;开口更是免谈,洋话完全不懂。行前,“带头大哥”倒是信心十足,曰:国外的球场其实也不复杂,无非是要分“南场”、“北场”,这个我在美国就弄明白了,“N”北,“S”南,没什么,对号入座就是;实在有问题也不怕,反正我早就会了一句最常用的洋话,足够打遍天下都灵光:“俺们骚扰”(I
am sorry)。
到得澳洲球场,傻眼。原来那儿不仅分“南、北”场,还分“东、西”场,哥几个订的恰好是“东场”,这下子可苦了“带头大哥”,分不清“E”和“W”哪是“东”哪是“西”啊!转悠来转悠去,费了老鼻子劲,实在没办法,只好掏出手机给远在美国的女儿打越洋电话现场咨询,这才找到地方——亏得有这么个现代通讯工具。
中途玩得正起劲,球场的工作人员过来了,指着我们的一位球友叽里咕噜不停,把弟兄们弄得莫名其妙外带稍许心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俺们骚扰”了好多次,人家就是揪住不放,最后连比带划好不容易才明白,原来这位球友的上衣没有按球场规矩扎到皮带里面去!
(二)一号木照推不误
一位“8字头”的球友参加某赛事,放眼望去,今天来的“高手”似乎不多,心中窃喜,铆足劲准备拿个什么奖。
一路正常,到了某洞,因同组伙计嫌其动作慢而心生闷气,结果破天荒弄出个“4推”,气急之下,一甩手把推杆扔到天上;可怜的家伙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之后,跌下来竟恰好落到水泥路面上,杆头受损,就地下岗;剩下的几个洞咋办?这位老兄倒也颇有办法,直接抽出1号木当推杆使,结果还硬保住了89杆!
当然,奖是没份了。
(三)功亏一篑
某球友不仅“勤奋”——几乎天天下场;更是“用心”,每次击球都不会急于掏出球杆,而是相当“职业风度”地站在球位旁,先和球童有商有量一阵,不慌不忙;站位后还要认真思考好半天,先把挥杆动作分解开来比划,细细体会上几次才决定动手,
尤其是到了果岭推杆,老兄就更为仔细了,完全是“专业派头”、“大牌风范”,不前后左右、反反复复地琢磨和比划够了绝不开干,但又常常事半功倍的功亏一篑:好不容易下手,小白球跑到一大半的地方却不走了,害得他又得费神苦苦思索是怎么回事。
(四)PK崩溃
几位球友在一起下场,开球前常常会为让杆数争论,每个人都无比的谦虚;后来,听说了一种“自报杆数”来PK的办法,就是先宣布自己今天准备打多少杆,打完一场随机抽两个洞(前9后9各抽1个),抽出来的洞算标准杆,重新计算成绩后,谁的成绩与最初报的最接近算谁胜。
某老兄本也是“8字头”高手,第一次报94杆,大概是考虑到在新球场打不熟悉情况,外加一点习惯性的自谦吧,结果打出82杆,无奈投降;第二天感觉状态似乎不错,加上第一天的成绩做底,报了85杆,结果打出96杆,又投降,忿忿不已;第三天,反复核计之后报了92杆,完事又威风凛凛地打出83杆,再次投降,外带彻底崩溃,怒骂:“顶你个老肺!这算是什么鸟规则”!
前一篇:高尔夫随想:永不言弃
后一篇:球道木正式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