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混将下来,在出入各色场所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服务”自然是体验过不少了,但从来没有像高尔夫球场上的球童这样与之关系密切的:很简单的道理,每次下场都得和球童在一起泡上好几个小时,接受球童的“贴身服务”。
细想想,做一名球童“揾食”可真还不容易——且不说日复一日其他的种种酸甜苦辣,仅仅是每天拖着个大包在炎炎烈日下走上几个小时就够得受的了;有好几次,看到球童汗水淋漓地跟在旁边一路小跑、忙前忙后时,会突然间冒出这样的念头:要是自己也做一回球童会如何?
想归想,当然可不好意思真的犯傻到把这种念头付诸行动,不然人家非把我当神经病不可,只能在脑子里这么演绎上一番:
——首先,俺可能要学得“狡猾”一点,不只是埋头在球场上跑来跑去,得让体力消耗得均匀一些,别每次都把自己弄得那么筋疲力尽。虽然说同样是走18个洞,可这“走”的门道还是很有讲究的。比方说,在发球台上开出球之后,俺会先看看大家的球位如何,要是眼看着下一杆得俺的客人先打,就赶紧核计一下该是用什么杆,早早递过去;要是俺的客人是“大炮手”,或者其他客人开出去的球明显是需要补救的,俺就可以慢慢来,甚至先把俺的客人再下一杆可能用到的武器也准备好拿在手里,免得拖着个大包来回跑,累啊!
——其次,俺的服务工作要尽量做的“活络”一点,多用脑子,好好观察明白俺的客人是什么特点,而不要简单的“一视同仁”。比方说,对于那种“官相”比较明显或“自我感觉”特好的客人,俺会瞅机会多拍点不咸不淡的“马屁”,想办法满足他的虚荣心;对于那种容易迁怒于人的主,俺会尽量闭上自己的嘴巴,绝不自以为是地主动给他出什么“主意”;对于那种长者风范、见闻广博的客人,俺就赶紧多学点知识,好好看看人家在球场上是怎么做的:像社交礼仪啦,情绪控制啦,语言把握啦,突发事件处理啦,等等,可学的东西多着呢,机会难得啊!
——再次,俺还会争取表现得“专业”一点,多看加多问,至少不要让俺服务的客人觉得太外行。不管怎么说,俺天天在球场上混着,端的就是这碗饭,虽然据说高尔夫规则像天书,估计俺也看不懂多少,文化水平有限么;不过总得知道个大概齐,不至于眼睁睁把错的搞成对的、对的搞成错的,让客人一脸的瞧不起吧?要是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俺就“闷声发大财”,看客人自己怎么弄就是了,反正俺又不是裁判,没必要自作聪明说这说那,一不留神还得把客人给惹毛了,不合算啊!
——最后,俺还会要告诫自己“潇洒”一点,自得其乐,尽可能不去自寻烦恼。说到底,俺也就是个球场上的服务生,多少有那么点“弱势群体”的味道,可不敢真指望人家客人把俺当什么“合作伙伴”,尽力服务就是了;再说了,俺看那些客人和“高小姐”混着也不容易呢,偶尔发发火、生个气什么的,也得想办法理解人家:摔杆是他自己的,又不要俺出钱,摔就摔呗;冒出几句粗话俺就当没听见,只要他自己那么大个人不觉得难为情,俺在那难受个什么劲?明明是他自己这一杆没打好,却非要怪俺报错距离或拿错了杆,那俺就做个鬼脸,笑笑拉倒,这种场合也不必非要争出个所以然。但有一点,再怎么的可不能冒犯了俺的人格尊严:俺的客人要是硬对俺无来由地恶语相向,俺也决不会憋着气给他什么好脸色,了不起俺不伺候了就是,你自己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吧;要是有人竟敢对俺做人身攻击,对不起,俺照样敢直接拿他的1号木扁他,了不起是“正当防卫”么,谁怕谁啊?
YY这一番,其实是在球场上呆久了的一种感慨:干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苦,“大有大的难处”,谁都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谁都不容易,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