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73杆获奖 |
分类: 高球随笔 |
按俺队长的说法,看来俺是有那么点“得奖缘”。俺的球龄实在是不长,球技水平也实在是咋的不咋的,却时不时会弄个什么奖来露露脸。
这不,今天参加广西全球通组织的配对赛,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俺竟然和配对的伙伴以73杆的总杆成绩得了个第8名(刚好是最后一个录取名额,呵呵);俺们队这次共有8名队友参赛,水平个顶个都比俺高,但除了俺以外,其他的哥们在颁奖仪式上都只有做看客的份。
由于是活动组织者直接安排好了的,俺事先并不知道是和哪位伙计搭档,等到在发球台见了面,彼此竟然还都不认识,更不知道相互的水平和长处。俺的心态本来就是“重在参与”,所以首先就老老实实告诉对方自己的差点,并表示只能尽力而为,可别指望俺能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打的好一点算阿弥陀佛,打不好就算先对不住你老兄啦。
幸运得很,待几个洞打下来,才知道俺的搭档原来恰好是一单差点高手。这下子,俺的指导思想就很明确了:第一,抓住机会好好向高手学习;第二,尽可能把俺那点有限的长处发挥出来,扮演好拾遗补缺的角色。
啥长处?还是在1号木的心得,“抽鞭子”。今天还真就争气,全场球下来1号木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失误(用1个球打完了18洞就是很好的佐证),很是为俺的搭档争取了不少表现其高手风范的机会——有俺的发球垫底,他便可以在短杆上大显神威。
从今天的比赛体会,再次证明了高尔夫运动中“心态”的重要性。
俺今天在场上的心态非常平和,相当轻松。一则人家是高手,俺就是这水平,打不好只能怨他自己认倒活霉——谁让他被“分配”给俺做搭档呢?二则也正因为搭档是高手,俺在场上的底气要足了很多——反正万一哪一杆打坏了有他来补救。
还真就怪,抱着这样的心思挥杆,俺在场上的表现反而很出色:不仅整场球下来没有拖人家高手的后腿,好几个洞反倒还是靠俺的一杆扭转了乾坤:在一个195码的长3杆洞,包括俺的搭档在内,同组的除了俺自己以外都没能上果岭,都是沙坑的干活;在一个4杆洞,高手搭档难得的出现攻果岭失误,结果还是靠俺的第二杆把小白球放到果岭上;更为欣慰的是,由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俺今天竟然在两个5杆洞打出了几杆非常漂亮的球道木,为标准杆On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甚至比俺的搭档打出来的球道木效果还要好——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参加过几次配对赛后,发现这种玩法双方的配合确实非常重要;除了配对的双方本身最好能有取长补短之处外,场上战术的运用对成绩影响也很大。譬如,每次开球都是俺先上,开好了可以给高手搭档提供做“大力水手”的机会,常常能够因此而“锦上添花”;譬如,只要球上了果岭,都是俺先动手,在反正有高手搭档垫底、手握推杆心中不慌的情况下,往往还直接就把小白球送到了洞杯边,基本解决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