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下场要“顺” |
分类: 高球随笔 |
最近连续打出几场好成绩,都在90杆左右,而且又见了一次“8字头”。一个新的切身体会是:在场上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顺”起来。
1、心理要“顺”
这是第一要紧。在球场上,可能会有很多主观或客观因素对自己的水平发挥产生影响:头一天休息得不好;精神状态不佳;偶尔出现很“SB”的失误;同组的球友言语中有不妥;球童的服务水平比较差;一下子堵车得厉害;等等。面对这些情况,如果能够尽可能在心理上做到“顺其自然”,不管怎样都能确实保持一种“放松”的情绪,则一定会对成绩大大有利,否则就要多出好几杆。
2、眼睛要“顺”
如果在球场上感觉看到什么东西“不顺眼”,也会容易影响正常发挥。例如,球在沙坑里、长草中、斜坡上等困难球位躺着时,可能看上去就是觉得别扭;面对“岛洞”开球时,可能看过去会觉得目标区怎么显得那么“小”;在旗杆位置插得比较调“刁”时,可能怎么看觉得怎么“玄”。还有更好玩的,有时候甚至会突然觉得自己的推杆看起来似乎变得好“丑陋”,1号木那大大的杆头看起来好像会让人怀疑怎么可能把球“击实”了,等等。
如果在场上能尽量做到对一些意外的情况“视而不见”,就当是在练习场挥杆;如果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特别“顺眼”,就像是刚刚抓了只鸟一样,成绩一定会好不少。
3、姿式要“顺”
不管“理论上”对准备击球前的站位姿式是如何如何要求,如什么腰要直、背要挺、脚要开、头要抬等等,如果是只要往球位那一站,自己整个人就感到特别“顺”,这一杆下去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4、手感要“顺”
可千万不能小看了“握杆”。如果一拿起球杆就感到很“顺”,就像是拿到了一件很称心的“兵器”;两手往握把上那么一摆,就觉得会“指哪打哪”,打出去十有八九真的就是“好球”。反过来,如果操起球杆怎么摆弄怎么都觉得不顺,或者球杆握在手里干脆就“没感觉”,似乎是使惯了大刀的人忽然间给弄了根长矛来玩,则一杆出去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说白了,所谓“顺”,其实就是一种“势”,一种“状态”——一旦把“状态”调整好了,就可能在场上“势如破竹”。
当然,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顺”的前提起码得是“基本功”做底。个人的体会是:
首先是要相信自己。到了某一阶段的水平时,“差点”摆在那,正常情况下再差也差不多哪去,除非是自己“乱来”;
其次是不胡思乱想。场上和练习场不同,下了场就是一个自然发挥的问题;如果在场上还来琢磨这“要领”那“要求”,往往是越想越复杂、越想越没底。在场上的“想法”越少效果就越好,发现了问题就下来再总结,回练习场下功夫;
然后是切不可浮躁。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在高尔夫运动中算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为什么很多中差点球友抓完鸟就打“爆”、一旦弄出几个“双博基”什么的整场成绩就一泻千里?心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