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抽鞭子”的感觉

(2007-02-23 08:56:04)
分类: 高球随笔

起码得倒回去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吧,1号木整个就突然打不起来了,只要往发球台一站,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挥杆,基本上是不可能把球发出去:或是干脆是像扔手雷一样直接把球砸到前面的地上,或是勉勉强强开出去几十码就拉倒,或是划出一条惨不忍睹的大曲线后不知踪影。

这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球友们状态不好时常说的“不会打球了”。

虽说有“稳”的好处,但总用铁杆来对付着开球,也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昨晚在练习场一顿狠练,整整用1号木干出去4大筐球。也不知道是从哪一杆开始,忽然有那么一下灵光闪现,不光是原来打1号木的感觉完全回来了,猛然间竟似还有一种非常奇妙的“顿悟”!

早八辈子就知道,下杆时要把杆头“甩出去”,尤其是1号木,最好的感觉应该是像“抽鞭子”一样。可一年多球打下来,从来就没有能“甩”起来过,更不用说“抽鞭子”了——原来奥妙是在手腕。

阿呆也好、老虎也好,还有数不清的书啊、杂志啊什么的,都不厌其烦地强调上杆时要“放松”,以前总是以为握杆要放松(甚至会松得连杆身都打转转),昨晚“顿悟”之下才突然明白,实际上应该是手腕要放松!一旦在上杆时手腕有一种随着身体和手臂“被动地”抬起来的感觉,一切就妥了——再从上杆顶点往下挥杆击球时,一定会出现强烈的“甩”、“抽”效果——昨晚上我一口气打了十几杆1号木,一个比一个痛快,真就是像一鞭一鞭地抽,打出去的球又远又直,那个爽!

“感觉”一旦到位,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站位时再也不会把杆面扣起来了,可以大大方方正对目标线;再也不会不知道该怎么使劲了,可以完完全全释放“弹簧效应”;再也不必担心什么右曲、左拉了,可以放放心心地自由挥杆;再也不怕打不远了,随便一抽都至少在 240码开外!

挟此感觉,今天和雷老兄下场,在根本就没做什么准备活动的情况下(甚至连试挥都免了),站在第1洞发球台轻轻松松一杆子抽过去,直接就飞到了150码桩的地方,整整发出去有260码的距离!把雷老兄看得那个惊奇!难度最大的3号4杆洞,开球后的落点第一次到达可以直攻果岭的位置(剩下不到180码),5号铁大显神威,真攻上去了,抓帕!

整个这场球下来,1号木几乎杆杆都出色,使我本来还存有的一点点怀疑彻底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那种效果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打到17号洞,凭借今天对1号木奇妙无比的自信,破天荒在这个双球道第一次直攻果岭,成功!又是260码!

这场球差点又见“8字头”——最后是91杆收场。前9洞才加了6杆,到第18洞时才加到15杆,本来怎么着也是个88、89,也许是1号木好的自己都觉得太“神”了,物极必反吧,终于出现了这场球唯一的一次开球失误,“后果很严重”,加4!

不过俺已经非常非常满意了。俺的“顿悟”可是来之不易,“偶然”之中其实有“必然”,这么长时间的悉心琢磨和思考、体会,这种表现决不会昙花一现,俺从此一定会像今天一样:只要一站到发球台,不仅再也不会“发毛”,反而会是立刻涌上一股强烈的“求战”欲望,只求充满信心的、痛痛快快的把1号木“甩出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