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报 《京江晚报》再次发表邵顺文写作课程优秀学生张欣雨作品

(2017-11-06 09:24:39)
标签:

江苏高考作文押题王

江苏高考作文研究第一

邵顺文

中国高考作文押题王

中国高考作文研究第一

分类: 每日一题
 喜报
《京江晚报》再次发表邵顺文写作课程优秀学生张欣雨作品,祝贺!


喜报 <wbr>《京江晚报》再次发表邵顺文写作课程优秀学生张欣雨作品


难忘的“审判”
张欣雨

那天的清晨,同小学回忆里的其他时刻一样美好,直到遇到发辫总是凌乱的她和那场不公平的“审判”,阳光碎了。
她依旧穿着那件洗得掉色的红外套,干瘪的书包里或许照旧装着未写完的作业,等待她的可能又是一次罚站。她微笑着向我招手:“早上好啊!”“嗯,早。”有些诧异的我回答得很简单,毕竟很少有人注意她,并愿和她打招呼。
她转弯去了教学楼,就在我思考这是否公平时,传来一阵喧闹,“是不是你拿了班费!”循声赶去,透过三五围观的同学,我看见她茫然无措地站在中央,双手摆弄着乌黑的发辫,一旁文静的生活委员正焦急得眉头紧锁。一位脸涨红如番茄的男生激动地说:“早上班里人少,我看见她在讲台边转悠就觉得不太对劲,果然,现在发现班费少了,是不是你拿的?”原来事情是这样。
“你早上来是不是在讲台边转悠?”
“不是转悠,是看课程表。”
“谁能作证?”“你都不认真听课,还要看课程表?”同学们陆续包围过来,神情凝重地提出质疑。她抬起一双怯弱的眼睛,清澈的眼眸里笼罩着深深的迷雾,像暴风雨中被侵蚀的孤岛,越过不断上涨的浪潮,绝望地寻求帮助。我本不愿再围观,可是,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难道仅仅因为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对方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忘写作业就可以在心中暗暗认定和指责?这场所谓的“审判”本就是不公平的。
我鼓起勇气想说些什么,紧抓着湿润的衣角却又默默退缩。个人在集体意志前的薄弱显露无疑,难道我要为她去辩护,去对抗一个愤怒的群体?“我之前还和她打过招呼,她在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偷东西。”我向前迈出了一步。
“可是你没有亲眼看见啊!”
“我们也没有亲眼看见她拿了班费,我们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责别人,这样是不公平的。再找一找吧,我相信她!”我努力抑制住不断上涌的紧张,几近颤抖的声音依然坚定。她的眼睛凝视着我,星星点点的光彩从浓雾间穿过,透出惊喜与感激。
“我找到班费了!老师昨天把它放到办公室了。”生活委员的惊呼打消了同学们的疑虑,大家逐渐散开。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所以我们以后不能这样了。”我微笑着望着她,用更加自信的语气说。
这场“审判”在我看似单纯美好的小学回忆里永远留下一个斑点,它提醒着我,不公出现时,所谓的旁观者也无法置身事外,无论是失去者还是施加者,面对不公,都要有一份敢于坚持正义的勇气,拿出行动的决心。

邵顺文点评:
这篇文章着眼于平常小事,却意蕴深刻。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以饱满的情感、细节性的笔触为我们再现校园一幕,人物心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
在情节上,作者安排了矛盾和释然,波澜起伏、跌宕不平,拿捏得当,令读者身临其境。
文章紧扣题目。在面对不公“审判”时,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善良真诚、敢于伸张正义的人物形象,呼吁我们为心灵作证、为真相发声。
在修辞手法使用上,文章可以做得更好。

邵顺文简介:邵顺文,教学参考资料《论语》《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主编,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得主,中国知名作文培训专家,江苏省中高考作文特邀点评人。江苏省金陵中学等许多学校,邀其讲授中考高考写作技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