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亮光
—读《青铜葵花》有感
镇江 朱子轶
最近又翻了一遍《青铜葵花》,一股乡村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
葵花七岁那年同父亲下乡,父亲却意外去世。青铜家领养了葵花。葵花与清贫的青铜家经历了种种磨难:暴风、蝗灾、干旱、洪涝……一家人淳朴忠厚,团结一心,安然从容地度过灾难。生活再困难也总有一抹笑意如花绽放。十二岁那年,她回归了城市,青铜从此就常常遥望着葵花所在的远方……
曹文轩的笔触,总给人一种心灵深处的触动。写美,极致的美;写苦难,大苦难,把苦难刻画得淋漓尽致;写爱,把爱写得哀婉清甜,优美而不失生机。让人读得感动,读得从心底拍案,自骨子里落泪。
被镜像的是纯美的:兄妹之爱、母女之爱、婆孙之爱……被讴歌的是美好的品质:父亲的忠厚、儿子的诚实、女儿的纯真、奶奶的善良……在我读来,这是一幅水乡的风土人情画。这里面有一家子人:爸爸牵着牛,牛背上坐着青铜与葵花,妈妈扶着奶奶在一旁跟着……
懂事的葵花,想先让哥哥上学。家中日子不好过,从不哭丧一下脸;奶奶没钱治病,她故意考砸了分数,不想再上学,想为家里节省开支。老实的青铜,卖鞋的时候,别人都想买,他也不加价;妹妹上学,他接,他送;妹妹做作业没有灯光,他就做了南瓜花灯给妹妹照明……
这一切,美得似乎都有点不真实了。他笔下的感情细腻生动,每每读起,心底就会涌出一股心酸——想流泪的冲动来。他笔下的人物,干净、透明,雪亮的内里映射出对生活的态度:乐观、积极、向上,生活本就是苦难连成的项链,唯有学会苦中作乐,才能从容地面对。
我一遍遍地读它:粗读、细读、精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分析它的特色与手法……哪怕它的书页边缘被我的双手抚摸泛白,哪怕它随时光流逝渐渐泛黄,我仍未将它丢失在记忆中的一角,让它落满灰尘,让青铜与葵花的影子随风飘散。
他们的身影将永远鲜活地留在我心中,时光将是最好的证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