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考高考作文研究第一人
中考高考作文研究第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15
  • 关注人气:24,0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顺文点评授课学生高分作文:镇江一中夏诗琪《丝路不再,茗香犹然》

(2014-02-07 23:40:10)
标签:

高考作文

镇江一中

散文

邵顺文

夏诗琪

分类: 每日一题

丝路不再,茗香犹然

夏诗琪

 

莎士比亚说:“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据此,作文一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命题人:邵顺文)

 

 煮一壶茶,斟上新水,壶下火焰摇曳,蓝蓝的,仿佛一缕蓝色的风。静静地,这火仿佛摇曳了几个世纪。【开头新颖,别具一格。】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当年的丝绸之路,来往于各国间的商人,领着他们的驼队将丝织品、瓷器和茶叶转卖到各地。朔风扬起沙尘,摇响驼铃。那承载着古老文化的铃声,踏遍欧亚大陆,响彻多少世纪?就像风沙里不会留下脚印,如今,那连接着欧亚大陆间的文化、商贸的丝绸之路已只剩下支离破碎的记忆。烈风吹过边关的乡镇,扬起黄土,昔日商道边的繁华也早已冷却,一如远去的时光自身。拴在黄土径边的骆驼眯着眼,耳朵轻轻地晃动,仿佛听见了沙漠中遥远商队的驼铃声。【本段追溯茶史,实则追溯一条远去的道路。茶为名,丝路为用。名用相契。】

洗杯、落茶……看茶、喝茶,齿颊留着的是香息,内心涌动的是江湖。“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引用,增加文章内涵。】茶人心旷神怡之际,岁月流转,而那些惊天动地的更迭,竟也就在这看似宁静的罅隙之中,惊心动魄挥发而去。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时光的荏苒总是伴着无法预料的未知。【风卷云涌的历史,生发于茶香缭绕的品味之中。】

春秋几度,江山数易。从李唐到赵氏,风景竟是变了,还是未变?那日苏轼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客见那“山川相连,郁郁苍苍”之景,不禁想起曹孟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情怀,而这位战乱中的枭雄如今不也是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流中,化作黄土尘埃?品茶,其实就是在静寂之中,品味那风卷云涌,惊天动地。想想人生呐,比起这江山、这万古的时间长河,不过只是一只只泡在沸水的茶尖罢了。

人说:茶的姿势,只有两种,浮与沉;茶说:人的姿势,不外也只有两种:拿起与放下。是呀,该攥紧拳头的时候,我们当运足周身之力;该放手的时候,我们更当以壮士断臂的勇气和智慧为自己的身心松绑。

正如同莎士比亚所说:“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时间总是在默默的流逝中带走着什么,如同海水带走我们留在远方的足印。

何必太在意名和利这些身外之物?因为时间的飓风总是会更快地卷走它们。豁达地看看这山水吧,学一学范蠡隐居于山林,学一学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学一学牵鹿饮溪那样宁静闲适……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那壶茶在我飘远的思绪中沸滚。袅袅,丝路在历史的跫音里远去了,唯有昔年的茶香依旧幽幽地飘荡而来,千年的香气依旧,是时间——不朽的时间,为我们烹煮了那壶茶。【结局很美。】

 

邵顺文点评:

夏诗琪写作的本文很有创意,能够从莎士比亚的诗歌引申到悠久的丝绸之路,并借茶名,展开而去,真是一个绝妙构思。其实,在高考作文中,得分最高的文章,就是这种有创造性的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有高度,有角度,有力度,有亮度,堪为佳作。

丰富的联想,是本文的一大看点。宏大历史,与不起眼的茶,通过文字找到了相互关联的桥梁。

佳句迭出,精彩纷呈。

 

邵顺文综合评价(★★★★)

备注:邵顺文点评高分作文,任何人不得转载,谢谢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