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梧晚报】特邀邵顺文点评江苏省高考作文

(2013-06-08 11:18:35)
标签:

高考

讲座

邵顺文

文化

中国作家

分类: 每日一题
电子链接:http://www.lyg01.net/indexFirst/2013/0608/162816.html
专家点评高考作文

D9NyP

   【连网】 (记 者 朱芸玫)中午11点半,不需要做语文附加题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目原貌也在考生们的复述中一点点被还原:“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根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

  在采访中,海州高级中学吴生友老师告诉记者:自2004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新材料作文首次出现在高考作文中。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形式进行了突破,将考了8年的“提示语+题目”的作文形式改成了新材料作文。今年的新材料作文题给予考生广泛的联想空间和自由发挥的天地,引导考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年的高考命题是成功的。考生可以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只要选准角度看材料,就当中的人、物或整体展开写作都是可取的。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我省中高考作文研究专家邵顺文,他对今年的高考作文进行了点评。邵老师指出:审题中,考生要注意拿捏材料中暗示核心的部分,掐准文章的主题思想。就这个题目来说,它告诉人们的究竟是怎样的道理?邵顺文告诉记者,今年的高考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从蝴蝶的角度: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生存。从探险者的角度,我们要为有梦想的人提供便捷,哪怕是几根蜡烛的光辉,也可以提升梦想者人生的高度与亮度;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行动,有时候会导致重大问题。

  邵顺文强调:“高考作文的最终指向是:呼唤真情,传递善意,表达美好,提供温暖,焕发能量。”无论作文题目怎样变化,这个指向始终不会改变。  (编辑:宋添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