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
邵顺文
县文化局的蒋局长和我一起进餐的时候,对我讲了两个关于他用餐的故事。
一次,他在乡下一个文化站长家里做客。文化站长很穷。为了表示他的热诚,特意给局长做了三个菜。
第一道菜是一大盆西瓜。蒋局长看着红红的瓜瓤,强忍住内心的惊奇,和文化站长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来。一盆西瓜吃完大半盆以后,两个人已经喝完整整一瓶白酒。
女主人端上来第二道菜。这是韭菜炒鸡蛋。小小的一盘,是文化站长家里唯一的一个鸡蛋炒出来的。盘子刚刚上来,韭菜的香味已经飘满了小屋。屋子里顿时多了一份醇香的气息。
蒋局长和文化站长又一边聊天,一边杯来盏去,两人来来往往,居然又下去一瓶酒。
两瓶酒下去以后,蒋局长提议不喝了。可是站长心里觉得不好意思,坚持再上一瓶酒。
这时候,女主人给他们俩端上第三道菜。
这道菜,实际不是菜,是一盆萝卜粉丝汤。几根粉丝、几瓣红萝卜熬出来的一盆汤,热气蒸腾着,冉冉上升到头顶,让这个炎炎的夏天更加酷热难耐。
蒋局长和文化站长就着这清淡的汤羹,又喝了半瓶白酒。
蒋局长平时只能吃一碗米饭。可是,那天喝了一斤多白酒的他,硬是在吃完了一碗米饭后,向女主人又要了一碗。
“为什么呢?”我问他。
他说:“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西瓜,一个鸡蛋,一个萝卜,全部家当都拿出来招待我了,我如果不好好使用,会伤了人家的心的。无论和什么人在一起,都要考虑到人家的实际状况和切身感受。”
我点了点头。
还有一次,他们一行去乡下调研。东道主拿出了啤酒招待他们。
“那个啤酒真难喝,是一元钱一瓶的,又酸又苦。”他说。
同行的人中,有局长,有科长,也有普通工作人员。他们都对着那啤酒皱眉头。可是蒋局长没有。
他说,我不能让人家感到难过,于是一个人陪着他们喝啤酒,自己整整喝了二十多瓶。
蒋局长是军人出生。他中等个头,非常壮实。他说起话来,没有丝毫含糊的余地。看他的样子,是一个典型的粗犷之人。有谁会知道他居然还藏着这样一颗同情、细腻的心呢。
“我也是穷人家孩子长大的,即使我现在的状况再好,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忘了对贫穷应该持有的敬意。”他说。
我觉得,这种不忘本,这种对过去的不背叛,这种对卑微者所保持的水平的凝望——就是最大的善良——因为稀缺,所以,值得提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