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嘉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邵顺文散文分析

(2010-11-26 20:51:30)
标签:

庄子

南麂列岛

贝类

《西厢记》

兰亭集序

苍穹

大地

读者

散文

邵顺文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永嘉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邵顺文散文分析

电子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1f8bd0100mjkc.html

 

高二语文试卷

 

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胚(pī)胎      萌蘖(niè)    老趼(jiǎn)  殒(yǔn)身不恤

B.绯(fēi)红   绚(xuàn)丽      船坞(wū)  万马齐喑(yīn)

C.铁砧(zhēn)    粗糙(cāo)       螫(shì)针     流言蜚(fēi)语

D.忌惮(dàn)  蒙(méng)骗  龟(jūn)裂      越俎(zǔ)代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箴言   沉缅  潦倒   宵衣旰食

B.寥落   痉挛   针砭   黯然失色

C.通谍   根茎   鸟喙  甘之如贻

D.糜烂   竹蒿  恪守   不落巢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有。

B.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所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C.对于有媒体报道章子怡将在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担任主持人一说,颁奖典礼总导演戴玮称该报道只是捕风捉影。

D.在360与腾讯QQ死磕之争中,四亿网民难免池鱼遭灾,左右逢源,广大用户最终将何去何从,结果我们不得而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城市建设设计更多追求的是足下的文化之美,这是由于设计师的一种对文化和传统的理解所决定的。

B.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二者之中,它更为难能可贵。

C.适宜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切合实际的做法。

D.有传闻称,姚明是篮网可能抢购的目标之一,但篮网球迷认为姚明已经日薄西山,并不支持篮网引进姚明。

5.下列句子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回首上海世博会,我们为其弘扬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所激励。

②我们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必将成为现实!

③在过去的184天里,世界在这里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

④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大门正徐徐开启,人类追求富裕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止,世博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⑤为其昭示不同的文化交流互鉴,各国人民和谐共处的氛围所感动。

⑥为其展现的人类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勇气所鼓舞。

A.③①⑤⑥④②    B.①②⑤⑥③④

C.③②④①⑥⑤    D.①④⑤⑥③②

6.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主持人串联以下二个节目的语句,说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第一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束。

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A.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相会如此甜蜜,张生与崔莺莺的长亭送别却是怎样的呢?

B.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C.世上的爱情故事有很多,欣赏了莎士比亚的爱情,还有谁的爱情在等着我们?

D.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7.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西厢记》)

——此句看似平易但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意味深远。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庄子用浅水不能漂浮大舟的比喻,暗示大鹏鸟的高飞是需要条件的,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C.“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如果平庸地死了,自己的文章就不可能在后世显露,他为此感到遗憾和痛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作者认为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实为虚妄之词,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8.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庄子》是又称《南华经》,分内篇、外篇、杂篇。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C.《长亭送别》选自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这折戏的矛盾焦点是张生下决心“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莺莺怕他得中后“停妻再娶妻”。

D.《兰亭集序》这篇序言,由快乐写到悲痛,思路清晰,发表了他对人生快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文章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语言朴实,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海洋贝类的天然博物馆(节选)

在动物界,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能从自己的身体里分泌出石灰质来建造各式各样漂亮的“房子”,作为自己的栖身处所,这些动物就是“贝类”。它们建造的“房子”就是那些五光十色的贝壳。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故通常又称之为“软体动物”。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全世界已记载的有11.5万多种,在动物界是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可分为七个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我国沿岸有渤、黄、东、南海四海环绕,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海洋贝类的种类极为丰富,至今已记录到各种贝类2557种,约占我国海域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八分之一以上,因此贝类在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把海洋贝类列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现已查明该保护区有海洋贝类427种,约占全国海洋贝类总种数的20%,有22种贝类在国内仅出现在南麂列岛。南麂列岛的贝类,既有在全国沿岸常见的广温广分布种类,又有由黄海冷水团带到浙江沿岸的少数暖温带种类。同时,由于该海域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和控制,出现了较多的热带种类,甚至过去只发现于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的典型热带种也出现在这一海域,这些种类在福建沿海尚未发现,从而形成了明显的“断裂分布”现象。当然,亚热带种类是南麂列岛贝类组成的最主要成份。这样一来,我国南北海域的各种贝类在南麂列岛几乎都可找到它的代表者。这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不同温度性质的贝类同时并存的现象,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杂色鲍是热带性种类,皱纹盘鲍老家在北方,它们亲密无争地共居在南麂列岛的小石沼里,生长、繁衍后代。贻贝是个大家族,有趣的是来自东海的厚壳贻贝、分布在南海的翡翠贻贝和黄、渤海的紫贻贝,在南麂生长发育都很好。美丽珍珠贝仅分布海南岛,栉孔扇贝则分布在北方沿海,这两种温度性质截然不同的贝类,都可在南麂海域找到它们的踪迹。南麂列岛的贝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区系复杂,更以其物种的多样性、代表性和稀缺性而著称于世。因此,南麂列岛不愧为我国主要海洋贝类的天然博物馆和基因库。

由于南麂列岛生态环境和贝类分布具有如此特殊性,所以很早以前就有科学家提出,南麂可建成我国海洋贝类“南种北移,北种南移”的引种过渡驯化基地,这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均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来自北方的紫贻贝、皱纹盘鲍、栉孔扇贝已相继在南麂引种成功,原产大西洋的海湾扇贝、墨西哥湾扇贝现在也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相信南麂列岛作为引种过渡驯化基地,今后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下列对“贝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类,指能从自己的身体里分泌出石灰质作为栖身处所的软体动物。

B.至今,贝类在全世界共有11.5万多种,是仅次于节肢类动物的庞大家族。

C.贝类,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身体柔软不分节,属软体动物。

D.我国海洋贝类的种类极为丰富,至今已记录到各种贝类2557种,约占我国海域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八分之一以上。

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称南麂列岛是我国主要海洋贝类的天然博物馆原因的一项是(   

A.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有海洋贝类427种,约占全国海洋贝类总种数的20%,有22种贝类在国内仅出现在南麂列岛。

B.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把海洋贝类列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亚热带种类是南麂列岛贝类组成的最主要成份。

C.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不同温度性质的贝类同时并存的现象,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D.南麂列岛的贝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区系复杂,更以其物种的多样性、代表性和稀缺性而著称于世。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贝类的构造特点看,海洋贝类的种类极为丰富,但陆地贝类也有其生存空间。

B.我国有些贝类仅在南麂列岛出现,这与南麂列岛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这一地理位置有关。

C.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贝类品种繁多,与南麂列岛受冷水团、暖流等影响有关。

D.南麂可建成我国海洋贝类“南种北移,北种南移”的引种过渡驯化基地,从而培养出现今所知的各种的海洋贝类。

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有名称。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流放驱逐。

C.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证。

D.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开始写。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安能以身之察察

B.仆诚以著此书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不得通其道           不知其几千里也

D.难为俗人言也        重为乡党所笑

14.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4)后五年,吾妻来归

(5)灌夫受辱于居室。         (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腹犹果然。

A.(1)(2)(5)   B.(2)(6)(7)

C.(3)(5)(6)   D.(4)(7)(8)

15.下列各句对两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作者历引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一例接着一例,既显得内容充实,又显得情辞滚滚,在自比中暗含着司马迁那决心洗刷耻辱的坚强信念。

B.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与体例,表明自己写《史记》意在雪耻传名。

C.上述文段之末虽有书成之后的兴奋,但更多的是苍凉的感慨,读之催人泪人。

D.作者表明自己负辱负重为了著书,为了著书不以身受“腐刑”为耻,反而以此为动力,表达出对自己即将完成的光辉事业的欣慰与自豪。

(共70分)

16、翻译(共6分):

(1)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7、默写(10分,每空1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 李密《陈情表》)

(3)人固有一死,           ,__________,__________。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逍遥游》)

(5)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渔父》)

18、阅读王羲之的《兰亭诗六首》(其三),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兰亭诗六首(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天厓观,

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本诗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答题提示:阐明季节、诗中选写的景物、景物的共同特点。共4分)

 

 

(2)本诗因景陈理,阐发了怎样的人生思考?(2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9-22题。(18分)

        邵顺文

四月天的一个清晨。我打开宿迁楚街荷花池宾馆住宿房间的窗帘,向窗外望去,大片的阳光带着她们的影子进入了我的视野。阳光是金色的。她洒在古典建筑的瓦片上、墙上,洒在三轮车和出租轿车的车体上,也洒在道路两侧安静伫立的树木上。很多次我到达过楚街,但是我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认真地留心这阳光的存在,更没有在其他地方留心过,以至心里竟然涌起一丝愧疚,仿佛她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默默关注我的朋友: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我。她的眼神,像是在爱慕我,又像是在怜惜我。晴朗的天气,她穿着华丽的裙裾,来到我的面前,向我展示她的妩媚。阴霾的时候,她默默地躲在一扇墙或者一片云的身后,用一种歉意的目光注视我。她期望我开心,期望我在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发出自己的声响。她像真正爱我的人,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当她听到我爽朗的笑声或者对时间的歌唱,她会窃窃自喜。当她听到我长长的叹息,她就锁紧自己的眉头。她有无数话想对我说,但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眼睛认真地停留在她的身上,哪怕一秒钟,所以她也从来没有机会对我表达。她无法说出对我的爱,也无法说出对我的恨。我是她的帝王将相,而她一直都没有成为我的臣民。每天清晨,她在渴望中来;每天傍晚,她带着绝望离去。

当我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竟然如此冷漠无情的时候,我的内心不由颤动起来。

我轻轻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朝着窗外的阳光。这时候,我感到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欣喜通过我的手心向我传来:

我首先听到了她惊喜的叫声。这是一种出乎意料的喜悦到达之际,才会发出的声响。接着她紧紧地拥抱了我,用她一千只甚至一千万只柔软的、纤细的小手指紧紧地簇拥了我。在我的皮肤之上,在我的指甲之上,在我的每一根指节之上,她们热烈地弹奏着曼妙的乐曲。她们的节拍是那么地一致,以至于我不得不怀疑她们是否经过某个神灵严格的训练。她们轻轻地敲打着,仿佛我的手是一个巨大的鼙鼓。她们中的另一部分还在我的皮肤之上,在我的指尖之上,在我每一根指节之上欢快地舞蹈。她们的步伐如同行云流水,让我的内心感受到莫名的来自天空和海洋的美:流动之美。

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妙之中的时候,一个在楼下说话的女子惊动了我。她站在街道边,面朝东方。她在和某个看不见的人说话。她每说一句,都把头向南转。这时候,我就看到她的右半边脸是影子,而左半边脸则闪烁着灿烂的阳光。她说完一句话的时候,就立即把脸转向东方,于是,我就又看到她整张阳光灿烂的脸孔。在我的视线中,她就这样一直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的动作,以至我几乎怀疑和她说话的那个人是否真的存在。她是阳光的使者么?她的到来是想让我知道这么多年以来阳光对我的爱护么?她是我活着或者死亡的理由么?

趁她再一次转身的时候,我轻轻地关上窗子,走下楼去。让我诧异的是,她已经消逝,无影无踪。在她刚刚站立的地方,一丛丛茂盛的地被植物进入了我的眼帘。她们只有十几厘米高。她们的叶子,细细的,长长的。叶子的正面,阳光暖暖地照耀着,仿佛踱上了一层闪闪的金粉。我伏下身去,再仔细地端详起她们的背面,我看到深绿色的黑暗正在蔓延。正面的阳光似乎要穿越叶片抵达背面,而背面的黑暗似乎也要穿越叶乍吞噬正面。阳光与黑暗,就这样一直不停地较量着。她们的较量发乎自然,又超越自然。这正面与背面,正如刚刚我看到的那个年轻女子的左半边脸与右半边脸一样,同样让我感觉到力量的美。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这金属般的阳光,从来没有减少对我们的爱和对黑暗的驱赶。正如生活从来没有减少对我们的期待一样。无论我们因为运气或者其他原因,遭遇了生活中的背面,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心的温暖。即使什么都失去了,那个默默关注你的阳光女神,永远不曾离开。

我从这丛地被植物的身边站起来的时候,发觉刚刚还是金色的阳光,现在已经变成了白银的色彩。我卑微的影子,也比刚刚要短了许多,抬眼望去,太阳在地平线上的角度已经从30度左右抬高到45度上下。人们正在忙碌着,如同苍穹的星星。这一刻,楚街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仿佛大地注视着自己体内唯一一颗没有被挖掘的翡翠或化石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9期)

19、为什么作者会说“以至心里竟然涌起一丝愧疚”?(2分)

 

 

20、联系全文归纳,文章中写了阳光的哪些特点?请分点阐述。(6分)

 

 

 

 

 

21、“这一刻,楚街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仿佛大地注视着自己体内唯一一颗没有被挖掘的翡翠或化石”,这一句的含义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4分)

含义:

 

 

修辞:

 

 

22、本文主要有哪些写作特点?请简要结合本文内容来分析。(6分)

 

 

 

 

五、写作(30分)

23、有人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你觉得这句话对不对呢?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类文章。

 

 

高二期中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C(A.胚(pē)胎  B.船坞(wù)  D.蒙(mēng)骗) 

2、B(沉湎  通牒  甘之如饴  竹篙  不落窠臼)

3、C(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A、一无所有:形容非常贫穷。应改为“一无所知”。B、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D、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褒义;二是比喻处理圆滑,贬义。)

4、D(A项是“句式杂糅”的毛病。“是由于……所决定的”造成了句子的理解混乱。去掉“由于……所”;B项中“它”指代不明;C项,缺谓语动词“是”。)

5、A    6、C    7、C(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错。)  8、C

二、节选自《语文读本》(必修五)中的《贝藻类的故乡——南麂列岛》一文。

9、B  10、B  11、D

三、12、A(称:称颂。)

13、B(B、以:因为。A 、代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C、代词/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D、向/被。)

14、D   

(1)无主:在文中是说奉养祖母之事无人主持,现代汉语多是“没有主人”之意。

(2)奄奄:气息微弱。

(3)奔驰:赶快前往(上任为官),现代汉语则是“车和马快跑。”

(4)归:旧时指女子出嫁。今多为“返回”之意。

(5)居室:囚禁贵族罪犯的监狱。今指居住的房间。

(6)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

(7)发愤:决心努力。

(8)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15、D(D项错处:不以身受“腐刑”为耻。实则深以为辱,之所以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与自己著书立说,传承后世的心愿。ABC三项正确,详见《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P102-104)

16、(1)至于像左丘明眼瞎,孙膑腿断,终于无法被君主重用,就退而著书立说来宣泄郁愤,想留下文章显名于后世。

(2)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17、(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5)众人皆醉我独醒。

18、(1)本诗写的是暮春天气(1分,点到“春天”也可,但写初春则不给分。),天地万象,欣欣向荣,仰望朗然无滓的万里晴空,俯视清澈见底的曲水之滨,(2分,天地万象的景物,晴空,溪水,三点中提及两点就给2分。)寥廓朗畅,一望无际,生机勃勃。(1分,“开阔”与“充满生机”,两者中提及一点即可。)

(2)诗人感受到造化的伟大,自然的力量,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或:万物虽别,但无一不充满生机),暗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或: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及对自然的思考方面的语意,给1分,提及诗人悟出人生的真谛或积极的人生态度之类的语意,给1分。若仅照抄诗句“大矣造化功,……适我无非新”,给1分。但若已有上述两点中的一点或两点的分析的,则照抄诗句的1分,不给。)

四、散文阅读

19、作者为阳光长期以来对我一直默默地关注,(1分)自己却对阳光长期忽视(或:我竟然如此冷漠无情)而感到愧疚。(1分)

20、①阳光默默地关心着我。(或:阳光的多情。或:阳光从来没有减少对我们的爱。)

②阳光能让人感到欣喜之情。(或:阳光有流动之美)

③阳光有力量之美。(写“阳光能一直与黑暗较量”也算对)(每点2分,共6分)

21、含义:“楚街默默地注视着我”,其实是作者由前一句中阳光注视下人们如同苍穹的星星而来的联想,意味着人们正受着阳光与自然默默的关注,“仿佛……的翡翠或化石”,含有阳光下的人是自然的结晶(或:由自然孕育而来),一直领受着自然的惠泽。(3分,一点2分,二点3分。)

修辞方法:运用了比拟、比喻。(1分)

22、①全文以第三人称“她”来写,以“她”来称呼阳光。

②本文运用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来写阳光,如第二段把阳光当作一个饱含着深情关注着“我”的女子来写,第五段借助拟人手法写出“我”的手接触阳光时温暖的感觉。

③全文以阳光为线索,围绕着阳光带给“我”的感受与视觉所见的人与景物来写。

④从文章的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来看,在写景物的基础上阐发人生哲理。开篇先写关注阳光带来的感受。再写阳光下所见所感:伸出手感受阳光时的欣喜,阳光下一个女子的脸,地被植物。最后写由阳光与黑暗的较量而来的感悟。

(每点2分。只要能写出本文的三个特点,即可赋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