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人间福报》最新发表邵顺文散文

(2010-11-15 22:00:17)
标签:

王懿榮

福山

甲骨文

人间福报

邵顺文

苍穹

大地

读者

散文百家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台湾《人间福报》最新发表邵顺文散文

 

请点击红色标题阅读原文:龜背上的歷史

2010/11/12 |

文/邵順文 

圖/沈海濱http://www.merit-times.com.tw/image/index/spacer.gif

  http://www.merit-times.com.tw/Upfiles/newsphoto/99/11/12/76595071.jpg

如果不是從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那些刻有文字的龜、獸的甲骨,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關於祖先文明的端倪竟然會鐫刻並隱藏在這些不起眼的甲骨之上。這些深埋於地下的殘缺不全的碎片,保存著祖先生存發展的原始祕笈。這是最初的光芒。它們靜靜地塵埋於歲月的遺跡裡,若無其事,等待著時間流逝三千多年後那個名叫王懿榮的人路過,等待他深沉的目光撫摸,並發出一聲驚喜的吶喊。

王懿榮(一八四五酖一九○ ○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人。近代金石學家。他青年時代,篤好舊槧本書、古彝器、碑版圖畫,尤痴迷於金石學。為此,他的足跡踏遍魯、冀、陝、豫、川等地。正是他的這些努力,讓深埋於地下的甲骨,把自己重見天日的願望託付給了他。在必然之中的一個偶然之際,他意外地看見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仔細查看,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關於甲骨文的驚天祕密由此向世人袒露開來。

為什麼龜甲參與並擔當了歷史的記述?在王懿榮先生走後一百多年,我把眼睛慢慢轉向了烏龜。我在尋找結局,也在尋找過程。從對烏龜產生興趣的第一天,迄今十餘年間,我前後飼養了三隻龜。十餘年來,我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撫摸烏龜的龜甲。我確信從對頸盾、椎盾、肋盾、緣盾或者頸板、椎板、肋板、緣板的撫摸中,我的手指觸摸並神會了一個民族蹀躞前進的歷史。

在中國傳統典籍中,關於烏龜「占卜」功能的文字數不勝數。可以說,甲骨文正是早期中國以龜占卜從形式到內容的忠實記載。據說崑崙山第五層有神龜,長一尺九寸,有四隻翅膀。又說龜到一萬年的時候就到樹上居住,也能說話了。這樣的烏龜,恐怕沒有人能夠見到。明清以後,以龜作為占卜的習俗漸偃。也正是這個時候,甲骨文重見天日。盛而衰,衰而盛。歷史命定一樣從王懿榮的身邊又轉了一個頭。

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第一個把刀尖指向龜背的人肯定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當時一定思索了許久時間,才決定把自己的思想付諸實施。龜是人們心目中的神靈。在一個神靈的身上動刀,這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敢為之。他在神靈的背甲記載神靈。這在我們今天看起來格外滑稽、悖謬的個體事件,後來又如何得到了大眾的首肯並被推進到群體的範疇?一個謎深藏著。他是誰?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也許解答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群體的推進築就了我們仰望的歷史。考證說,我們今天的正、草、隸、篆、行,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祖宗,那就是龜背上的文字。

在我養過的三隻龜中,前兩隻因為健康原因都被我放生湖泊。在開車從淮河入海口回淮安的途中,我意外地淘得自己的第三隻龜。這是一隻典型的長壽龜。牠的體型比較大,龜背堪比一隻盤子大小。背上布滿了深色的花紋。牠是我最喜歡的一隻。每次空閒下來,我都會仔細觀察這隻龜。有時,我還和牠聊上幾句,或者撫弄撫弄牠的後背。當我的手伸到牠脊背上的時候,恍然感到我的手伸進了幾千年以前,乃至更久遠的過去。我正在觸摸長城、古運河或者埃及金字塔。我正在與歷史對話。我要從祖宗最初的一撇一捺一橫一豎裡面尋找我想要表達的詞語與意義。我試圖讓自己的聲音抵達某處,那裡時間與空間交會,心靈與世界相諧。在那裡,我屬於世界,世界屬於我。

前幾天,一個海外的朋友問我最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回答讓他大吃一驚。我說:「我最想做一隻烏龜。」他聽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其實我想表達的不是說如何穩健保守,而是要做一個外剛內柔、可以擔當的人。幾千年甚至是更遠的從前,烏龜曾經擔當過人類文明的記錄與承載。這是歷史的一個託付。由此看來,烏龜在世界上最大的價值不是牠的藥用價值,食用價值,也不是牠的占卜功用,而是對文明的鐫刻與印證。龜背告訴我們,只有真切疼痛過,才會發出璀璨的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