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
(2010-09-24 23:47:21)
标签:
通道宋体拖把无限接近刻画苍穹读者怀想散文邵顺文中秋节文化 |
分类: 每日一题 |
惊奇
邵顺文
惊奇是一种能力。我在不同的场合提醒过朋友,要保持一颗惊奇的心,对身边的人与事物怀有一种惊奇的态度,如同不朽的玫瑰边暗藏的刀锋。这种惊奇表现在对已知与未知人事的刻意的留心与探究。即使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一张面孔,一颗痣,一堵墙,一条河流,一棵树,一粒种子,也都有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面。只要我们埋下头去,认真观察,仔细思索,总会发现,我们对一件已经熟谙事物的了解,一直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不足称道的地方。我们对一切的了解,都不足事物隐藏真谛的十之一二,百之一二。我们不了解一粒细微的尘埃,也不了解我们自己。惊奇由此也构成了我们客观探讨自己实存能力的品质,一个对世界不感到惊讶的人,在我的眼睛里,就是一个装腔作势的人,就是一个故弄玄虚的人,一个伪君子。因为他不具备诚实的质地。诚实是能力的基座。
许多朋友年纪轻轻,但是却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麻木不仁。他们的灵魂里,激励的机制失灵了,生存如同死亡一般波澜不惊。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很多人身在生机勃勃的青春韶华,可是他们在劳作的时候,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年轻应该持有的热忱、惊讶、活力。在他们的笔下,叶子是绿色的,但是这绿色不是生的碧绿,却是死亡的碧绿。他们不习惯刻画细节,刻画那些应该刻画的局部。他们甚至从来不引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手法表达眼睛里的世界。这让我惊惧不已。说真的,我们不害怕无知,但是我们害怕对无知的冷淡与漠视。从无知到有知,我们跨过学习这道门槛就可以了。但是,要让一个人从视若无睹变成满怀兴味,却要经过漫长的调教。让一个人获得一张业绩良好的毕业证书比让他对世界充满魅惑更加容易。正因为如此,我们正在渐渐地失去我们身体里潜伏的惊奇的功能,如同河流失去自己金质的沙子与水份。
当我们张大了自己的眼睛,凝望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爱便从我们的体内冉冉升起。惊奇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爱。爱是分子,是原子,是更加小的、更加难以分割的物质单位。从爱出发,我们的世界便充满了关怀。在阳光的每一个微小的颗粒上,我留下过惊奇的注视;在清晨从枝叶上滚落的每一滴露珠中,我留下过惊奇的寻觅;在傍晚殷殷飘来的清风中,我留下过惊奇的聆听。惊奇是一扇门,它引领我们从死亡般的沉寂走向盎然生机的春天。唯有对世界满怀惊奇的人,才能够配得上青春赋予他的勇气与智慧。
我没有看到一个垂死的老人目光中流露出的惊奇的元素。一个人如果在将要辞世的时候,依然对世界充满榜样般的敬畏,那么无疑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是一个智者,但是他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看到过一条只有两个月大的小狗,它见墙边倒放着一把拖把。拖把的头朝上柄朝下。它似乎不明白拖把的头有什么用途,于是就在墙边一次一次跳跃起来,用自己的前爪子去扑高高悬挂的拖把头。它一刻也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结果,拖把头上有一根布带子终于被它扑了下来。我看到它叼着布带子绕着屋墙转了好几圈,那样子,像是在告诉人们,它揭开了拖把的奥秘。说真话,我为这条狗感到开心,是它对拖把的惊奇激发了自己的行动。正因为惊奇,它才有兴趣去探究这把拖把,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这比我们人类毫不逊色。惊奇是成就感的春天。一个对世界冷酷无情的人,无论他取得怎样惊人的成就,都不会获得真正意义的开心满足,因为他对世界缺乏惊奇的感觉,缺乏勃勃兴致。
现在我想说的是,就认知这个世界上永恒意义的真理、价值而言,我们都应该像那条刚刚两个月的狗一样,以一种奇特的、惊异的眼光与行动直面身处的世界,唯其如此,我们对世界的爱才会越来越多,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才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无限接近不可触摸的真理、无限接近我们自身密钥的唯一通道,而世界,此刻正如同一个倒悬壁墙的潮湿的拖把,在它的机制中,正隐匿着水火金木以及无尽的典范与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