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画
(2009-11-04 20:55:14)
标签:
画纸后背何家英内力画笔散文邵顺文文化 |
分类: 其他 |
人们常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觉得这话放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天晚上,我去纪太年老师的新居看望他。家人把我领进屋以后,我看到纪老师正站在一幅巨大的画纸前。他面对画纸,若有所思。我怕惊动了他的创作,便站在距离他五米左右的门边,静心地看他作画。他一会儿用手中的画笔在纸上涂抹,一会儿又俯下身子,把笔蘸在几个装有不同色泽墨水的砚台中,更换画笔的色彩,复又站立起来,对着画纸不停地润色。他笔墨所到之处,荷花,蜻蜓,湖泊,天空,游鱼,水草,云朵,钓翁,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他点缀在红蜻蜓上的浅浅两笔,看似不费力,却活脱脱让我看到了一双鲜活盎然的逼真眸子。我不禁拍手叫好。他这才被我的叫好声惊动,回头见是我,忙对我说:“不好意思,我马上就好。”
我目不转睛地看了一阵子过后,他终于停了下来,对我说:“总算完成了,我们喝点水。聊聊天。”
我笑着对他说:“看你作画,似乎比较轻松。你好像没有其他画家的紧张与吃劲。”
纪老师笑着说:“哪里哪里,作画还是很费精力的。一个画家作画,用的可能不是外力,而是他的内力。你看看我的后背,就知道了。”说着,他转过身。我这才看到,纪老师的后背已经全部湿透,彷佛刚刚经历一场倾盆大雨。只是我刚刚被他精妙的画深深吸引,而完全没有注意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并把他的衣服紧紧贴在他的后背之上。
纪老师是我省著名的作家、美术评论家,也是我非常尊敬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谈论文学与人学。那天看到他作画,纯粹是一次偶然。但就是这次偶然,纪老师告诉我修炼艺术内力的重要性。他身后的淋漓大汗,胜过任何言语说教。
纪老师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他先后任《江苏工人报》、《江苏商报》及《乡土》编辑、记者,《艺术名流》杂志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人物传记《顾城传》、《喻继高画传》、《何家英》,散文集《家长里短》、《市井人物》、《梦痕》,诗集《鹤鸣盐乡》、《雪芽》等,共出版文学和艺术作品18部。即便是在他艺术上有所建树的今天,他依然天天坚持看书、著说。“活到老,学到老。”他对我说。我觉得他所说的“学”,在武术上就是练功。前几天在江苏省无锡举办的“散文新思维”研讨会上,我与与会作家也谈到了这个“功”字。苏轼《稼说送张琥》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讲的不正是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道理么?
后一篇:【苍梧晚报】发表【三轮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