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而风

(2009-07-25 23:50:13)
标签:

邵顺文作品

大地笔记

散文

而风

读者

迈克尔杰克逊

周迅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如果一个人真正达到了某种境界,他就不能忽略风。《易》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自然中,风无所不在,但却又那么神奇,我们可以感受并从中受益,却永远无法看清风的脸,或者抓住风的手。风甚至可以产生自我们的体内:当我们说话,我们的口中有风;当我们行路,我们的脚下有风;当我们思考,我们的心中有风;当我们沉睡,我们的血中有风。

我们活着,与其说是在世界,倒不如说是在风中。有人在风中诞生,有人在风中消逝,有人因风得福,有人由风获难。但是,无论怎么说,我们一天也没有离开风。东北炎风,东方滔风,东南熏风,南方巨风,西南凄风,西方(风翏)风,西北厉风,北方寒风。这是我们的皮肤能够感到的“八风”。《尚书大传》道:舜将禅禹,八风循通。宋范成大《偶箴》中说:“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复将心奉八风。”这“八风”却又指的是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人们常用“八风不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为之好。

风离不开自然,但是自然一样离不开风。我们不能想象没有风的世界将会怎样。《诗》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礼记·月令》曰: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可见,风与节气、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兄弟手足无异。《物理论》曰: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犹人之内气,因喜怒哀乐激越而发也。

王子年在《拾遗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伏羲坐在方坛之上,听见八风之气,就画了八卦。庄子在《逍遥游》中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列子乘风漫游,感觉美妙极了,过了十天半个月才回来。《魏志·管辂传》、《晋书》、《前秦录》、《前凉录》等都讲述了关于风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至少说明,即使在遥远的过去,人们对风也一直怀着特殊的情感。类似的传说,表明了风在人们内心世界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神话,在风中;传说,在风中;故事,一样也在风中。我们的心思,风懂;我们的美好愿望,风会明白;我们赠给友人的祝福,风会邮递。风是多么善解人意呀。因为风,叶子绿了;因为风,花儿红了;因为风,果实熟了;因为风,我们感到了温暖或寒冷,我们知道了爱护与珍惜。风来无影去无踪,却永未止息。无名,无利,无我,亦无他。无色,无味,无韵,亦无痕。这就是风,起于阴阳,行于天地,泽于芸生。她一直在奔跑,所以名风,但她又一直很安宁,安宁得很少被人想起。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这是多么让人神驰的风呀。风盛于世,无不力行。故而,至人总以风为榜样,要求自己为人处事。《论语》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管子》曰: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吾道穷矣。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像风一样活着,就能像风一样把生的气息永远留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有一天我们离去,任人们记住我们,像记住一缕清风,亦任人们忘记我们,像忘记一缕清风。这样的人生,无愧于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旷野之草
后一篇:走进爱莲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