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文化读书随笔栏目推荐三字经故事:孔子师项橐

(2009-05-12 20:47:10)
标签:

邵顺文

三字经解读

颈长

奴婢

孔子

项橐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新浪文化读书随笔栏目推荐三字经故事:孔子师项橐 

参加了新浪征文活动,请新浪文化读书随笔栏目推荐三字经故事:孔子师项橐支持。谢谢!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记载了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请求出使燕国时,文信侯吕不韦与他的一段对话:

甘罗说:“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这段对话里面,甘罗提及的人物就是著名的天才少年项橐。他以此辩解,说服了当朝官员让他出使燕国。

《小儿论》记载了孔子与一个少年斗智的趣事,我选择几个与大家共享:孔子在鲁国之西设教。一日他率诸弟子御车出游,路上遇到几个小孩游戏,低头用瓦片造城墙。孔子责问他为何不避车。他回答道:“自古及今,为当车避于城,不当城避于车。”孔子不得不勒车改道。孔子说他想和小孩一起出游,问他意下如何。小孩回答道:“家有严父,须当事之;家有慈母,须当养之;家有贤兄,须当顺之;家有弱弟,须当教之;家有明师,须当学之。何暇同游也孔。”孔子问他是否愿意与自己平定天下。他说:“天下不可平也。或有高山,或有江河,或有王侯,或有奴婢。平却高山,鸟兽无依;填却江河,鱼鳖无归;除却王侯,民多是非;绝却奴婢,君子使谁?天下荡荡,岂可平乎?”孔子问他何火无烟?何水无鱼?何山无名?何树无枝?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雄无雌?何雌无雄?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何为不足?何为有余?何城无市?何人无字?”他回答说:“萤火无烟,井水无鱼;土山无石,枯树无枝;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土牛无犊,木马无驹;孤雄无雌,孤雌无雄;贤为君子,愚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无市,小人无字。”孔子问他何为左?何为右?何为表?何为里?何为父?何为母?何为夫?何为妇?风从何来?雨从何至?云从何出?雾从何起?天地相去几千几万里?他回答说天为父,地为母。日为夫,月为妇。东为右,西为左。外为表,内为里。风从苍梧,雨从郊市。云从山出,雾从地起。天地相去有千千万万余里。小孩子在回答了孔子问话以后反问孔子:“鹅鸭何以能浮?鸿雁何以能鸣?松柏何以冬青?”孔子说:“鹅鸭能浮,皆因足方。鸿雁能鸣,皆因颈长。松柏冬青,皆因心坚。”小孩子说鱼鳖能浮,岂皆足方?蛤蟆能鸣,岂因颈长?绿竹冬青,岂因心坚?小孩子又问道:“天上零零有几星?”孔子说:“适来问地,何必谈天?”小孩子说:“地上碌碌有几屋?”孔子曰:“且论眼前事,何必谈天说地?”小孩子又问道:“若论眼前事,眉毛中有几枝?”孔子笑而不答,回头对弟子说:“后生可畏。”于是登车而去。

《小儿论》里面的这个辞藻精彩的七岁小主角,就是著名的历史人物项橐。项橐是典型的神童,属于先天性的聪颖过人。人们往往用孔子师项来说明这样的道理:即使已然圣贤人物,他们也往往非常勤学,那么作为我们的普通人,有何道理不认真学习呢?

仲尼师项,在典籍中的记载并不多。《史记》、《战国策》、《列子》、《三字经》等有零星记述。这些记述或者正面,或者侧面。唐朝吴筠《高士咏五零首》中有诗赞曰: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三字经》中有言: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其实,仅仅通过故事里精美的几问几答,就把项橐和仲尼的关系界定为师生关系显然还不够充分。应该有更多的资料可以作证,但是目前看来,这方面的文本显然不足。甘罗引用项橐与仲尼的故事也有些许牵强。可以明确的是,我们不用去考证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牢固与否,而应该把眼睛放在一个无需置疑的道理,那就是学习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是学习的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