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矿难的推手

(2008-09-26 07:00:41)
标签:

图书出版

妙手杯

邵顺文

大地笔记

奥运

地震

矿难

文化

分类: 每日一题

    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溃坝,这个噩耗刹那间震惊世界。中国再度走进全球媒体的风口浪尖。抢险指挥部负责人、临汾市市长刘志杰在分析情况时说,溃坝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安全隐患排查不细;监管部门责任不到位、不落实;整改不实,襄汾县安监局虽然给企业下过整改令,但企业没有彻底整改。

    还是那几句套话,这样的话谁都说得出来。这样的话,用不着再以几百无辜失去的性命换取。我们仔细解读这几条,不难看出,其实这么多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那就是该负责的不负责,该重视的不重视。

    截止到9月24日17时,襄汾“9·8”溃坝事故遇难者人数上升到267人。这是何其惊人的数字?谁该为矿难负责?企业首当其冲。企业负责人经营企业,如同家长维持家庭一样,需要对这个家庭的一切负责,保持家庭生活的稳定、发展,同时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健康。遗憾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往往不是从这样的角度经营企业,而是把企业利益当成了追求的终极目标。当目标被极端化的时候,其排外性就会彻底暴露出来。很多在短期内与企业利益并不相关的东西就会被扔在一边,或者高高挂起。这些被搁置的、被忽视的、被舍弃的东西里面,安全就是之一。

    监管部门是如何实施自己的监管行为的?他们的监管是进行在餐桌上、卡拉OK歌房,还是在矿难的现场?多么可悲的笑话。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我们的报纸、电视,政府职能部门做鸡毛蒜皮大的事情,媒体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调查研究、现场勘察、实地走访、检查工作等等,这些都是职能人员的本质工作,为什么媒体要如此卖力的宣传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平时根本不做自己的职能工作。我想一个视工作为自己事业的人或者部门,一个沉浸在自己岗位中的个体或者集体,不应该为自己在正常工作中被媒体放大或者传扬感到奇怪?

    其他相关配套部门,不说也罢。我相信有些部门是希望有所作为的,但是,即使想作为也不一定就可以作为。我想我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深奥。很多人想把事情做好,但是想把事情做好的人不一定获得做事的机会和位置,换言之,真正拥有做事机会和位置的人,不一定在做事或者不一定可以做事。中国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中心照不宣的东西太多,大家对这种含蓄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比对中央红头文件要透彻得多,而且在执行方面也卖力得多,因为这更关系到自身的现状和可以预见的未来。

    只是这样一来,苦了我们的平民百姓。看看历年发生的重大矿难:2000年11月内蒙古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大雁煤业公司第二煤矿矿难,2001年4月陕西韩城煤矿矿难,2002年5月山西运城矿难,2002年6月黑龙江鸡西矿物局城子河煤矿矿难,2002年12月山西乡宁矿难,2003年3月山西吕梁矿难,2003年8月山西杏儿沟矿难,2004年2月山西灵石煤矿爆炸,2005年3月山西朔州矿难,2005年4月吉林蛟河吉安煤矿腾达煤矿矿难,2005年12月山西左云矿难,2006年5月山西左云矿难,2006年11月晋南山矿难,2007年5月山西蒲县矿难,2007年12月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矿难……多么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事故?多少人成为矿难的冤魂?我相信那些无辜死去的人,都是因为贫苦无奈才进矿工作,他们是家庭的脊梁,他们的倒下,意味着多少人再也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多少家庭将陷入漫长的黑暗?

    骇人听闻也罢,触目惊心也好,都是我们平常人的事情。真正应该对矿难深刻警醒并反思的,他们不会“骇”,不会“惊”,他们的脸不容易变红,他们的心不容易感动。此刻,他们也许正在某个饭店里面喝着五粮液或者茅台,或者在某个小姐的怀抱里品着人头马或者马爹利。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他们的单由企业家支付。这些企业家中,腰包最鼓的,就是矿主、建筑商等等。

    矿业生产,该对安全负责,但是,没有人真正地对此负责;该对矿工的生命高度重视,但是,没有人真正地对此重视。该负责的不负责,该重视的不重视,矿难不接二连三地发生,那才是怪事。谁是推动矿难的黑手?这是企业家的手,是与企业家勾结一起、坑蒙国家与百姓的政府职能及相关人员的手。这些手,不光在矿业有,在食品及其他关乎百姓生命的行业,也屡见不鲜。我们不能再听之任之,斩断这些黑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每个有良知国人的期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