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雪狼》剧照)
起初我没有介意,她们两个人夹杂在男人中,和男人一样搅拌水泥、码砖砌墙。
夏末秋初,这些从外地来南京的打工一族,正在为亮化南京城里的居民区劳作着。气温依然很高,将近三十度。他们头戴斗笠,冒着酷热,赶着工期。
在我眼睛能够看得到的前方,他们已经工作了不少天。由于受时雨时晴的天气的影响,本来很快可以结束的工事,延迟了很长一段时间。
引起我注意的是他们的上身。几个男人光着肩膀,吆喝着忙乎。但是,有两个人,没有脱掉自己的上衣。从穿着上看,大家几乎没有什么两样。那种劳动布的裤子或者迷彩的军裤,让他们很难被划成两类。不过,我还是刻意地注意到了,就是那两个人,一直没有脱掉自己的上衣。这两个人,看上去似乎更加勤快,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手头的活计:和泥,上砖,洒浆,砌墙。
我观察了几天,就是这两个人一直没有光着肩膀干活。于是,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女人的可能性。当我带着疑问去仔细辨别的时候,我更多的注意了两个人的脸。结论与我的假想不期而遇,这俩是女人。
心里不觉沉重起来。
女人在建筑工地打打小工,这我是听说过的。比如烧烧水、端端茶、担担砖之类的,可以理解。但是,女人直接担当大工的,我见的还是很少。这两个人,一定有着极其难言的家庭的隐痛吧。经济肯定是不富足的,除了这,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否则,谁家男人会忍心让自己的女人出门做这样重、这样苦、这样累的活呢?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难念的经,这话,一点不假。
女人的脸很黑,由于长期风吹雨打的缘故。她俩的脸上,已经没有任何闺室女子的娇媚洁净,只有生活留下的泥土一般的痕迹。这两人大约有四十岁,人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年纪,但是,从她们的脸上,你只能读到底层人生辛酸、无奈的一面,而不是滋润和舒适。她们的身体比一般女人壮硕许多,但是,胸脯却丝毫没有了女人的凸起和丰满,而是和其他几个男人一样,毫无差异可言。
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女人究竟要承担多少才能如期延续自己的血脉。在极端困难的年代,我们家乡有个女人靠出门要饭养活了自己的几个小孩。但是,而今的她,并没有得到晚年应该获得的幸福。她的男人去世以后,她的几个小孩没有一个愿意把她接回家度日。我们中国历来如此,有疼晚辈的大人,却没有孝敬上辈的孩子。无知,麻木,没有良心,不明感恩,成了中国社会的通病。在农村,就流传着“一个老子可以养七八个孩子,而七八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养活一个老子”的说法。其实,不是养不活,是不愿意承担反哺的责任。
看到这两个女人在这里干活的时候,我不由得对她俩肃然起敬。她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养活着自己,也养活着家庭。这在世风日落的现在,是非常难能的。很多人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赢得相对优裕的生活,但是,她们却没有向生活低头,硬是靠自己的劳动换回做人的价值。她们骨子里的坚强、刚毅、不屈不挠可能比我想象的海拔更高一些。看看灯红酒绿里,那些打扮入时的男男女女如何廉价兜售自己的青春,你就明白有人倔强坚守自己纯净的心灵家园是多么的可贵。
工地上的女人,她们的小孩也许正在某个大学读书,也许正在哪个单位工作或者其他。可能他们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烈日炎炎的季节里为了他们能够在越来越冷漠的人世活得更好一些,正在做着即使男人也几乎难以承担的劳动。她俩是大地上所有勤劳女人的代表,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和母亲。她们的身上,体现了母性真正震撼人心的伟岸所在。
当我的笔触从素纸慢慢移动,直至转移到她俩身上的时候,我的眼眶涨满了滚烫的泪水。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也会和我一样,面朝大地,叩谢内心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