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老北京的消遣
http://s15/mw690/4c18d573gx6CmltTBxk9e&690
网上冲浪、看电影、唱卡拉OK……现如今人们的休闲方式数不胜数。早年间,虽然还没有这些玩意儿,老北京人的消遣方式也很多。遛鸟、下棋、弹琴、听戏、淘旧书……各种文化层次和经济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北京人以特有的耐心和精致,把这些消遣发挥到极致。它们不但是老北京一道风景,也成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北京人喜欢养鸟。新得的小鸟,野性未除,必须经由上杠、认食再到认人、学艺,这就是“驯鸟”。图中养鸟人正在训练小鸟上杠,这是驯鸟的第一步。将戴好脖套的小鸟用细绳拴到杠上,养鸟人不停用杠子试探,直到小鸟能熟练抓住,自行翻飞到杠上站稳,驯鸟上杠才算完成。
▲ 琴棋书画是旧时知识分子的必备修养。民国初年,殷实人家教养女儿,也不再围绕针黹女红,而是更重视她们的文化素养。绘画就是重要的一项。图中一位母亲正在教女儿画画。
▲ 古筝是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为流传。与古琴更受文人雅士青睐不同,古筝更加通俗。
▲ 厂甸以书肆闻名。光绪初年,这里的书肆已经发展到220多家,来薰阁、松筠阁等都是保留至今的老字号。每年正月初一,厂甸举办庙会时,书贩们都把古籍、新书一一摆好,让顾客拣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清末民初,逛厂甸淘旧书成为京城文人的一大雅癖。鲁迅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在厂甸买书的经历。钱玄同则号称“厂甸巡阅使”,在书肆中遇见喜爱的图书古玩,必定扫荡一空。
本版文字/李乐乐 民俗顾问/高巍
本版图片由秦风老照片馆、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提供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