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下降
(2011-12-21 11:24:03)
标签:
微博用户活跃度粘性下降文化 |
分类: 互联网技术动态 |
微博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下降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昨天发布《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称,虽然2010年微博开始热度上升,但是2011年才是真正的“微博应用元年”,政务微博出现井喷式增长,企业和企业家微博发展迅猛,微博慈善风行,微博动员升温,而且微博的自净功能也开始逐渐实现。
微博账户增长到3.2亿
报告分析,2011年微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截至11月底,微博账户已增长到3.2亿,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信息超过1.5亿条。微博用户群体呈现多样化趋势,用户覆盖进一步扩展。
2011年政务微博不断探索信息发布方式,极大提升了微博问政水平,但是上半年,政务微博主要存在于一些县和乡镇级单位。而下半年“北京微博发布厅”政务微博群、“上海发布”微博平台、广州市官方微博平台“中国广州发布”等政务微博群的先后开通,开启了网络问政新里程,成为微博“问政元年”。但政务微博运作与网民的信息需求尚存在差距,比如时效性不足,发布技巧欠缺等。
2011年微博也逐渐成为新兴的流行文化风向标。各种热点“微词”、“微语”在网民中流传,各种流行体也因微博而盛传。微小说、微喜剧、微电影等也大行其道。生活在微时代的人们正经历着由微博引发的话语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生态等方面的“微革命”。不过,《报告》也提出,微信、米聊、飞聊、街旁网等新媒介形式的不断出现,是否会对微博发展形成挑战,微博能否长久稳步发展尚未可知。
课题组调查发现,微博的谣言也越来越多,但是有60%以上的微博谣言在1天之内被澄清,3成以上的谣言在当天便被澄清。微博开始渐具自净功能,而且微博的辟谣功能也比传统媒体更快更有效。
课题组发现,单单以新浪微博辟谣区发布的谣言为例,2010年经由新浪微博曝光并证实的谣言有21起,而2011年这一数字迅速升至176起。而2011年上半年的微博谣言主要集中于3月到6月,因为正值3月日本大地震,与地震有关的谣言非常多,而6月份是高考、中考月,各种与高考相关的教育类谣言顺势而生,比如2011年隆回县高考生因迟到被拒入考场而跳楼自杀、安徽的高考生跳楼等。而下半年的谣言在7月到9月间维持高位增长。
调查发现,有13.1%的谣言与天灾人祸相关,13.1%与编造名人不实消息有关,12.5%与社会民生类有关,10.8%的谣言与公权力监督类有关,9.7%与社会安全类有关。但是除了微博网站本身有不实信息曝光区以外,各种民间微博组织和人员也纷纷开展了辟谣工作,如谣言粉碎机和果壳网是国内最早的公益辟谣组织,而2011年5月由教授、律师等网友组织起来的民间辟谣联盟也正式出现。 (姜澎,2011年12月21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