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起锋芒——浅析诗人刘孝山的诗歌《藏起锋芒》

(2012-04-12 19:50:30)
标签:

杂谈

201243上午,清明节休假。

大风依旧没有停歇,拐过楼角,在我心里发出火一样燃烧的烈烈之音。就像我为自己命名的第一个“部落格”名称——“盗窃百年时间的于朝阳”一样,这会儿,我又可以从“百忙”中“窃取”一段时间,暂时忘却一周的工作,打开了《诗探索·2011年度诗选》。

目光抚摸到一粒粒朴素、方正、温暖的汉字,想起这些汉字的后面,是一双双勤奋、执着的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之间不辍地劳作。

    就在这样的心旅中我邂逅了《藏起锋芒》一诗:

还嫌自己的刺不够锋芒吗?

        那自以为智慧、博爱、多情的尖锐。

    直指贫穷,迷失,茫茫的夜色,

        但除了自身的痛疼,你扎醒了什么?

——原载于《超然诗刊》

诗作者:田园浪子,山东安丘人,原名刘孝山。

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了一颗在忧患中隐忍的诗心。首句“还嫌自己的刺不够锋芒吗?那自以为智慧、博爱、多情的尖锐,”便以反问句式提出了中国文人的“文字锋芒”指向问题。诚然,这是当下很多文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很多“写文字的人”有意躲避的问题。

这样的起句,省略陈言,直指病灶。

而对句“直指贫穷,迷失,茫茫的夜色,但除了自身的痛疼,你扎醒了什么?”作者用“贫穷”、“ 迷失”、“ 茫茫的夜色”三个精炼的诗歌意象,概括了诗人“文字锋芒”所指之物。尤其是“ 茫茫的夜色”,在特定的语境下,所指与能指实现了最大的分离,可以包容一切:夜色、事件、混乱与秩序。

尤其是后半句,笔锋一转,“但除了自身的痛疼,你扎醒了什么?”既是自嘲,又似自省,更有弦外之音。

相信每一个热血诗人都能在这铿锵之音里共鸣。

这也是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诗探索》编辑部的老师们偏爱这首诗的缘由吧?

 

2012-4-7写于青云湖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咏一品景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