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西游与官场

(2014-02-11 10:03:53)
标签:

星叶

西游记

文学评论

原创

文化

分类: 心评帆船

西游记,这部世人耳熟能详的东方名著,不仅是一个浪漫瑰奇的神话故事,也是明清作家吴承恩对于当时官场统治的揭露与影射,以及对于封建主义体制下生活的不满与反抗,更是一部反映社会万象的百科丛书。

http://s11/mw690/001ooGe8gy6GuWXTIyS5a&690

(西游记剧照)

一、唐僧师徒的官场变形记

在西游记中,大家看到的唐僧是一个佛口慈心、悲天悯人的形象。实则,从唐僧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在大慈恩寺讲经宣扬佛法,给孙悟空带紧箍咒,以肉体之身驾驭三个法力无边的妖怪,种种迹象看来,唐僧应该是个深谙人情世故,懂统驭之道,偶尔腹黑的人。

孙悟空擅长七十二变,炼就一副火眼金睛,能看清世上一切妖怪,打遍天下无敌手。明刀明枪与人相斗,恐怕上天入地,也没有几人是其对手。但论谋略,虽然有点小聪明,如经常捉弄猪八戒、幻化假象欺骗妖怪等,做起来得心应手;而一旦遇上稍微有点心机的,如白骨精,在一环套一环的阴谋下,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尤其自从拜了唐僧为师,看似善良无害的小白兔师傅,却最终成了他这个通天大妖怪的致命威胁。 
  猪八戒,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个憨货、一个吃货、一个懒货,长得丑陋无比,却最爱臭美,有时甚至偷奸耍滑。然而,外貌与内心终不成正比,这个在世人眼中提不上台面的角色,却有着一副细腻敏感的心思,也有一颗最懂女人的温柔心,以及见异思迁的花花心肠。他懂官场,对于官场人情世故最是精通,否则除了强大的法力之外,也不可能在天宫官场里混得风声水起,当上了天蓬大元帅,而嫦娥的那次失足,也成就了他官场落马的典型案例;在四个师徒中,除了唐僧,他学做人学得最好,也是最透的。可以说,在三个妖怪师兄弟中,最有人情味的也是猪八戒。 
  沙和尚,除了留给世人呆头呆脑的形象,基本可以作为一个低调的主角里的配角定位来看。但是,作为一个官场不得志的典型,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情商比起猪八戒来实在差远了,没有后台支撑,也没有关系网的他,不过打破了一个琉璃盏,这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居然被罚下界当妖怪,受尽苦楚。试问,如果他官场人缘好,如果当时稍微有点背景的人出来帮他说一句话,何至于如此凄惨?所以,他的结局和猪八戒的落马不是一种情况。即使作为唐僧的四徒弟,因为不善言辞,不懂逢迎,也只能做些挑担赶脚的体力活。 
  西游里最大的赢家如来佛祖慧眼识人,情商天下无敌,因此将玉皇大帝的漏网之鱼——天地间第一打手孙悟空、官场失足但实力强悍的猪八戒、官场失意但可充后盾的沙和尚,通过自己的大徒弟唐僧统统心服口服地收入了麾下。所以说,西游里最大的赢家是如来佛祖。

 

二、上古大仙的为官之道

在西游记中,看似超脱世外的上古大仙们,比如:菩提老祖、镇元大仙等,实则也逃脱不了世俗人情。

http://s12/mw690/001ooGe8gy6GuX0rYYrdb&690

(西游记剧照)

先说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虽然收徒不避忌讳,接受一只猴妖当徒弟,传授它七十二般变化与长生不老之术,也因为算出这只猴头会闯下泼天大祸,受到五百年镇压,而告诫孙悟空不得向外人报出自己名讳,并为了断其后路,将之逐出师门。即使孙悟空苦难圆满,在保唐僧取经路上再陷人参果困境,也不肯再见一面。

这些事迹,表面看来是超凡脱俗,磨砺了猴徒孙悟空品性,让他终得大成,位列仙班;实则是不愿受其牵连,扰自清修,同时做为一名地仙老祖,没必要为了一只虽天赋异禀,但毕竟是后生晚辈的猴儿,与天庭乃至同级别仙祖作对,生出嫌隙。就因为这两相权衡之下,觉得实在不值得,于是干脆将之赶出师门,一了百了。这猴孙如果日后好便是好,也不妄自己传授一番通天本领;不好便算了,反正自此与他无关,绝不会有任何瓜葛。 
  而作为和菩提老祖同级别的地仙之祖镇元子,也是一位将人情世故烂熟于胸的上古大仙。要不然,在唐僧四师徒到达庙观前,怎么会吩咐二个最得意的门徒,给唐僧打人参果吃,而忘了曾经大闹天宫的猴儿孙悟空呢?
  这位镇元大仙难道就没想到,这个见了果子不要命,最恨被人瞧不起的泼猴子孙悟空,被忽视后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吗?他肯定预料到了。但是,在这个上古大仙的眼里,虽然泼猴法力不错,名声在外,终究上不得台面。何况大闹天宫又如何,在他眼中仍不过是个小喽罗。难道,这只猴子在他的地盘上还能翻天不成?
  而唐僧就万万不同了,虽然现在只是一介凡身肉体,可他却身负重要使命。这位镇元子大仙心里十分清楚,这是一个有着强大背景与后台,前途不可限量的如来佛祖的二徒弟。怎么也得给唐僧面子,给如来佛祖面子吧?何况,打个仙家宝贝人参果送给他吃,就能换来唐僧以及他背后的如来佛祖一个人情,怎么算都是赚翻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所以,这位地仙之祖自然而然,就把孙猴子这个地位与背景渊源都差了唐僧好大一截的泼皮给忽视了。而直接吩咐他的那二位同样眼睛长在头顶上,起码也活了几千上万岁的得意小门徒,只给唐僧打二个果子吃。

这二位狂妄至极的门徒,自然深得他们师父的处世精髓,该做的事一点没落下——打果子送果子,可人家嫌弃不吃,就不是徒儿的错,只怪人家不识货,只能自己吃掉了,才不至于让仙果浪费!而唐僧的几个小跟班,都什么身份与地位,师父都不置一词,当然直接无视。这也就自然而然,成就了后来孙悟空偷摘人参果,怒推仙果树的由来。

 

/星叶  2013.1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光,你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