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与食

标签:
美国生活人在他乡生活记录饮食杂谈 |
http://s10/middle/4c17b05eg8cb00991d269&690
饮与食可以是不用思考的本能和机械行为,也可以是极端上升高度的高级的充满学问的领域。要看你生活在哪个年代,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了。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生活在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追赶前卫的大都市,饮与食变得复杂,我过去的代代相传的民间知识 “营养丰富”,“营养不良”,“对身体有好处”等等模糊语言变得很不够,甚至显得“没有文化”。“营养”被细致白牙地分解为“蛋白”,“纤维”,“碳水化合物”,“钙”,“镁”,“锌”,等等;“对身体的好处”更是演变为摞在一起一定丈高的健康词典。做一个居家主妇,基本上半个科学家。而一个喜欢烹饪的主妇---如我---差不多是在竞争诺贝尔化学奖的路上了。
喜欢吃是没有问题的,喜欢做更不是家庭问题。主妇们的挑战是如何在好吃和不增肥之间找到平衡(能够理解为什麽有资格竞争诺贝尔奖了吧?)我这个“年轻”主妇是从遍访江湖,广纳百家开始的。依仗爬过山,涉过水,看过欧洲人,地中海人,非洲人,亚洲人,美洲人是如何喂自己的嘴的,研究人家喂进嘴里的东西与人家的身材健康的关系,长与短。过去讲“橘植江北为枳”,现代人因为把江南的土都挖过来了,所以不存在江南橘江北枳的问题了,管谁谁家的,只要好,都可以拿来。所以,离家两公里内的任何一家菜店(或叫超市)都可以轻松买到地中海的橄榄,欧洲的奶酪,亚洲的酱油,美洲的辣椒。
看过电影“朱莉和朱丽亚”(Julie and Julia) 知道法式烹饪多麽诱人。诱得一个纽约的年青主妇自我挑战做了一年365天的Julia Child 菜谱上的菜。我的朋友Judy跟我有同感:“怎麽可能电影里她和她的丈夫居然一点没发福?”Judy 高中毕业后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到法国浪游了一年,知道法式烹饪的意味:黄油啊!Julia Child 的菜谱基本上是写给上几代人的。那时的人,特别是法国人还是每天步行去上班,去田里干活,主妇们步行去商店买东西的,最多坐坐电车,公共汽车。所有这些步行里程是消耗卡路里的,是不知不觉的“运动”。对于今天朝九晚五坐办公室/开车上下班/回家偎在沙发上电视机前/开车去超市恨不能转上30圈以找个最近距离的车位这些个现代族群,法式大菜的黄油哪里消耗去呢?不仅法式大餐,所有菜肴都是传统承继下来的,都是从打猎,耕种为生的先祖们开始的。祖父的祖父们是要靠早上的几个十几个鸡蛋和香肠,熏肉和肉汁加面包的“丰富”早餐来支撑一天的地里劳作的。这样的餐饮式样是要给轻松舒适的后人们心血管病的。所以美国人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悟出了这个道理,于是发明了粗纤维低卡路里的现代早餐“Cereal”,我们中文将其统称为麦片。
吃又是与年龄有关的。年青时是不在乎吃的,或者说是什麽都吃的,健康不健康根本不是考虑内容。甚至可以暴挫一顿而后三天不吃不喝。年青的肌体强劲地自我调节着抵抗着“主人”的“虐待”。生命连蹦带跳地进入了中年,然后有一天拿着医生的诊断结果皱眉苦脸。高胆固醇,心血管高危人群,缺钙,缺维生素D,缺镁,。。。吃的内容被局限:油不能是含脂肪的,最好是橄榄油;肉少吃,至多吃鸡肉,火鸡肉;糖一概免去,除非是水果和碳水化合物里天然带有的;鱼要多吃,水果要多吃,蔬菜要多吃。有些东西是必吃的,是对身体有某种好作用但又含有不好的东西,比如牛奶,补钙但含脂肪,那就拿“低脂”的或“无脂”的。
这样,现代人的现代餐饮要求新的创造性的“菜谱”。“黄油”出现了替代性的“低脂替代黄油”。年青一代的名厨们更是想尽办法改造传统大菜,创造健康的新菜肴。大都市小城镇都出现了Salad Bar,为办公室一族提供健康的蔬菜色拉午餐。市场更是被割据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柜。小农贸市场成为前卫社区追求。更有甚者,主妇们开始自家院子里种植蔬菜。现代主妇由打理厨房延伸为打理厨房加菜园,挑战加剧。
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下,我家的厨房名副其实是我的实验室。创新要先知旧。把婆婆的菜谱拿来先做,几经练手,出徒了再全部改掉,换上健康新佐料,新成分。也作拿来主义:地中海的菜肴以现代标准是最健康的,橄榄,西红柿,酸奶是饮食的主要成分。黎巴嫩人几乎每餐必有的酸奶拌黄瓜成为我家餐桌上的常见小菜。
不过,创新也不总是成功的。我的橱柜里至今有只用了一次的“先进的替代品”,比如,炸东西使用的外裹的面包渣,“有机的”全麦的,结果不仅难吃,炸出来的任何东西看去都是褐色的,全没有了金黄色的诱惑。
俗话说,胃口是爹妈给的。的确,无论哪里来的,去到了哪里;无论是土生土长,还是改良过的人种;对从小长大自己妈做的饭菜的怀念是每个人都有的时不时泛上来的“怀旧”。“怀旧”怀的就是旧的,是不能改良的,必须是地道的“旧的”。此时的标准不是健康了,而是“正宗”。包子里不放点肥的肉馅绝对没有老人家做的好吃;Mac & Cheese 如使用了“低脂”的奶油味道就总是不对。因此,偶尔的怀旧便是破了规矩的放纵。
我得出的结论:其实,吃什麽都是可以的,只是要有度。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结构是因人而异的,多与少是因人而变化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包括锻炼的程度,来平衡自己的饮食。人是动物,是一台运转的机器。一定要吃好,喝好,让机器运转的正常。然后,咱们再来说“人生,理想,抱负,世界,。。。”肚子不填饱,人是要吃人的。上天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