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 Appetit (祝你好胃口)--电影 “朱莉和朱莉娅”
(2009-08-10 02:29:21)
标签:
美国生活电影评论烹饪朱莉娅-查尔德杂谈 |
昨天梅里儿-斯特利普主演的新电影“朱莉和朱莉娅”在全美公映。我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看了这部一直期待的电影。所以期待,一来是对斯特利普的精湛演技一贯欣赏;二来是看了电视上的预告短片,短短几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斯特利普抓住了主角“朱莉娅-查尔德”的人物特征,生动形象。果然,影片不负众望。
这是一部真人真事的影片。影片主人公之一朱莉娅-查尔德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是美国早期电视烹饪节目的主持人,也是最早把法国烹饪艺术介绍给美国主流社会的厨师,烹饪家和烹饪书作者。
影片的故事是:纽约的女职员朱莉30岁生日马上就要到了。跟事业有成的女朋友们聚在一起,她很沮丧,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想当作家,却只有一部写了一半就搁浅的小说。在政府部门做职员,每天接无数抱怨哭诉指责的电话,朱莉最大的安慰就是回到家里全神贯注地烹饪。只有烹饪能够让朱莉忘掉白天一天的不快,也带给她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她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著名的法式厨艺大师朱莉娅-查尔德。朱莉突发了一个念头:按照朱莉娅-查尔德的烹饪书,用一年365天的时间完成书中的524个菜谱。把自己每一天的尝试写下来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希望最终成为一本书。在丈夫的鼓励和帮助下,朱莉注册了博客网页,开始了365天的烹饪挑战。
影片将朱莉娅-查尔德的早期法国学厨经历与年轻的纽约客朱莉的生活作为两条故事主线,交织穿插来叙事。把烹饪对两个不同时代女性的影响和意义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到人生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两个在人生道路上不知该向何处走的女性选择了自己最喜欢也最拿手的烹饪作为一种追求。在实现这一追求的道路上遇到坎坷,也尝到了自我实现的快乐。烹饪不仅仅是烹饪,它可以带给人快乐,安慰,也教给人如何对待生活。
影片充满了喜剧的气氛。特别是斯特利普精心塑造的朱莉娅-查尔德,与真实的朱莉娅-查尔德宛如一人,给观众带来阵阵笑声。斯特利普一贯注重从角色的举止行为,甚至穿衣打扮的细节中体会和勾画角色的特征,从而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斯特利普抓住了朱丽娅穿衣服总是提得高高的,衣服的重点在胸上,而不是常人那样在腰上这样的细节,也抓住了朱丽亚说话时不自觉摇摆的动作,更突出了朱丽亚说话语句的特征:强调最后一两个词。比如,I don’t know what to do. 斯特利普成功地模仿了朱丽亚强调“-to-do”。
生活中的朱莉娅-查尔德一直是美国公众喜爱的人物之一。身高1米88,动作总是显得有些笨拙的朱莉娅向来以她的新英格兰“上流社会”口音的“自言自语”著称,也以她的不刻意取悦,从不“包装”自己的真实个性别具一格。比如,在朱莉娅主持的烹饪节目里,她翻鸡蛋饼会摔出平底锅,她只是真实地喃喃自语地把摔出去的鸡蛋饼捡回锅里,按下去继续煎炒,而不会重新做一个“完美无瑕”的节目给观众看。她让观众看到生活中的烹饪就是这样的:杂乱,不讲究,有失败,也会成功,最后的结果是无限享受的美味。尝到真正美味的食物,朱莉娅会变得激动而语无伦次,甚至找不到词汇来描述而发出“呜呜”的原始声音。爱护体贴朱莉娅的丈夫保罗永远是为她找到确切描述词汇的那个人。
爱情和夫妻间的体贴是影片重要的情感叙述。因为身材过高,生活中不容易被接纳的朱莉娅直到40岁还是单身处女。直到遇到保罗。喜欢摄影的保罗是40年代美国国务院的雇员,先后被派到几个美国驻外使馆工作过,也包括在美国驻华使馆工作过。保罗被派到巴黎的驻法使馆负责艺术展览,朱莉娅跟随丈夫第一次来到法国。她描述自己一生第一次吃到真正的法国大餐的感受,说那个经历打开了她人生的一扇窗口。爱护妻子的保罗鼓励妻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朱莉娅尝试过作帽子,尝试过打桥牌,都不能提起她的兴趣。夫妻两个在餐馆里吃饭,保罗问朱莉娅“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麽?”口无遮拦的朱莉娅脱口而出“吃”。两个人大笑。保罗鼓励说“对。而且你也很在行”。这样,朱莉娅加入了一个只为男性职业厨师开办的学习班,并以自己的执著勤奋迅速进步,最终成为学习班的佼佼者。生活中的朱莉娅的确如此。她先后从师几个法国著名厨师,并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烹饪培训班,培训喜欢学习法式烹饪的美国人。
朱莉娅和两个女朋友一起要写一本“给美国没有佣人的普通家庭主妇看的法式菜谱”,就是后来著名的“掌握法式烹饪艺术”这本菜谱。生活中的朱莉娅后来出版了三部法式菜谱,主持了三个烹饪系列节目。1966年,时代周刊把朱莉娅作为封面人物介绍。2000年,法国政府授予朱莉娅法国平民最高荣誉:法国军团勋章。2003年,美国政府授予朱莉娅总统自由勋章。
年长朱莉娅10岁的保罗1994年91岁高龄去世。2004年8月13号,还差两天就是92岁生日的朱莉娅因肾衰竭过世。两个人一生没有孩子。很多人一直觉得朱丽亚和保罗的爱情不可思议。影片中也带过一笔。不合常规的爱情本来就是“常规”人们“常规”思维难以理解的。高女人和矮丈夫大概就属于这一类的“难以理解”。两个人居然那末相亲相爱。这让我想起当年李银河追记她和王小波的爱情(大意):原来怀疑两个丑的人的爱情能够是美丽的吗?然后知道了,因为相爱,两个并不漂亮的人可以在对方眼里变得美丽。
影片结束,让我和朋友意外的是,观众居然热烈鼓掌。我们两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朋友说:不记得上一次看见观众鼓掌是哪部电影了。虽然如此,影片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年轻的纽约客一角相对处理的弱。以至于她的所谓人生坎坷,不愉快等等感觉是不能与朱丽亚-查尔德相提并论的。总之,显得弱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