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末寄语:充实并且健康

(2008-12-28 21:53:24)
标签:

岁月

经历

新年

健康

人在他乡

杂谈

年末了,本来想写的是别的感受,然后知道了陈虻去世的消息。也看到了国内的朋友在我博客上的留言,谢谢轩转告我这个消息。他去世的第二天我正打电话给国内问候节日快乐,台里的人告诉了我。

 

其实这一年里我有若干的朋友查出了健康问题,让我一直很牵挂。也许是进入中年了,健康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生活内容。但陈虻走的还是太早了,即使中年了,前面的岁月本应还是长长的。。。

 

没有陈虻,东方时空不会是在中国电视史上留下一笔的东方时空。没有陈虻,中国的纪录片不会在今天的这个水平。当然,与陈虻同时代的其他的制片人,都无愧这样的贡献。但陈虻的生活空间(后来的老百姓的故事)真正讲述了中国老百姓的故事,在中国的百姓声音那末需要被听到的时代。

 

陈虻,瘦瘦高高的,长长的头发,永远的艺术青年形象。当年,我们都年轻,生活和工作几乎分不清,剪辑房24小时灯火通明,导演与技术一起边剪片子边喷云吐雾,办公室沙发上永远有抱头大睡的人,节目组宿舍里推门进去几张单人床上永远不知挤了几双脚,男男女女也已分不清,或者没有必要分清,大家都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大家都是追梦的兄弟姐妹。工作狂?哪一个不是工作狂?那年月,那年纪,不狂何以做人?这样的气氛,没有陈虻等制片人的制作烘托是不会存在的。然后,艺术上的永远的“标高”,无数的研讨会,每月的片子讲评,每个片子的“片审”,制片人毫不留情的批评,编导无地自容的一个个瞬间,以致后来说话坦诚无保留,对片子以及生活持批评态度成为生活习惯,我很长时间里一直以为人人都这样,直到去了美国,发现人们对“批评”的接受程度竟然如此脆弱?回过头来我感激东方时空让我对批评与接受批评有了很大的承受能力。

 

陈虻的追悼会应该在今天举行。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虽然故去,但他留下的却更多。相信陈虻的生命是属于这样的。每每想起陈虻,我脑子里出现的依然是那一头飘逸的长发,和一双温情的眼睛。

 

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充实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旅程。在你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别忘了,充实自己重要,健康也重要。充实并且健康是我给自己的2008年度之后的忠告。这里与朋友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