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球大帝谈股论金(271):医药企业市值想做大,靠什么?

(2014-05-22 08:30:34)
分类: 我思故我在(黑球大帝谈股论金

誉衡现在停牌期间,很多朋友在问,是否会补跌。短期资金的跑路是肯定有人要走的。坚定看好的资金会仍旧不动的。

关于帝国一说,其实在去年就提及,公司管理层的战略眼光,利用上市募集来的资金频频收购从原先只有狭小的骨科领域里从此进入了心脑血管,抗生素领域。

 

拓展的产品包括安脑丸、头孢米诺、磷酸肌酸纳、氯吡格雷以及OTC的澳诺,其产品线已经变成四轮驱动即鹿瓜多肽、安脑丸、磷酸肌酸纳,其他(包括营业收入贡献小及那些代理品种)。潜在重磅品种银杏内酯B顺利的话在2015年获批的话,则就是五轮驱动。通过红日药业的双轮驱动投资经历告诉我们公司如果有重磅产品对于市值提升、市场预期会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医药公司,分化相当严重,从历史根源来说。在2009年以前,因为国家大手笔投入,所以医药企业都享受了政策红利,不过政策后续不断调整之后,能够享受适应政策的企业越来越少,于是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果一个公司活在滋润的环境当中,是不愿意被收购的,现在的收购案例增多正说明行业遭受巨变,有些公司注定永远做不大,大鱼吃小鱼适合所有行业。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2009年之前,所有医药企业是被动享受了政策红利;而2010年10月之后,只有那些主动适应政策红利的企业才能获得发展,这四年的经历难道还不够告诉我们投资者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千金药业,六年前就进了基药,但直到今天市值还是那么大,一直没有发展,就说明什么?千金药业多年吃老本,在研发上不思进取,没有梯队产品输出。而反观那些主动调整政策的企业,适应政策的企业,市值是不是越做越大?

 

我们认为市值要想做大的医药企业,只有两种途径:

一种就是自己默默研发,不断投入资金,建立高维度的体系,慢慢潜行不受外界干扰。当中优秀的代表有天士力、恒瑞医药。

一种就是利用资金优势,不断收购做大,这里面又分两种。一类企业是收购已经在市场属于大品种的公司,一类企业是收购正在研发但研发成功概率比较大的企业。当中优秀代表是红日药业、誉衡药业,都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收购看中的企业或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