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球大帝谈股论金(86):“快刀斩乱麻”剃行业
(2012-03-03 11:06:46)分类: 我思故我在(黑球大帝谈股论金 |
常有投资朋友批评现在的“价值投资者”是误入歧途,通常他们观点的是:不要只是以为投资酿酒业、医药业、消费业就是价值投资,而他们投资银行、地产就不是价值投资。
这个观点确实非常糊人,乍一看,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尤其是没有深刻理解行业的差距的朋友认为是非常不错的论据。但是比细推敲起来,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投资是先行业再个股,自上而下,选择了快速发展的行业,投资可以事半功倍,这也是趋势投资者常说的趋势投资。如果投资成熟行业,不是说没有成功,比如林奇大师就在成熟的啤酒行业也找到一匹黑马。但笔者认为这个概率问题,可以成功但相对机会少些。而如果整个行业都向好,则里面的企业只是好与较好之分。
基于这样的观点,所以有必要理清行业的差距对投资的意义。回到前面博文提出的利润公式=单价×销量-成本。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公式。任何行业与企业都离不开利润公式。有利润增长,则带动EPS增加,才会什么毛利率上升,才会ROE上升,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如何做好企业的产品价格,产品能否卖出,企业能否通过有效运营降低成本。
由此延伸出来的: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的品牌消费品、具备提价能力、向供应商有议价力、向消费者有加价能力而不影响销量。所有证据表明无非是定价权。
第二:销量扩大才能量价齐升,那如何销量扩大?又回到渠道扩张,渠道的高度、深度、广度如何做精做透。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渠道覆盖是否还有巨大的空白地区?这样才能销量扩大。
那经销商是否动力做这事?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只要有利益,你不要担心经销商没有动力。足够的渠道利润会让他拼命地请业务员,然后采取提成方式让业务员像狗一样在各街道铺货。
第三:降低成本这块是考验企业内功的方式。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大手大脚花习惯的美女,你没有月薪上十万,是没法养他的,突然哪天你没有经济来源了,笔者相信你叫他节约一点,比登天还难。通常的结局与电视剧有点相反的是:美女一脚把你给蹬开,另投新欢。天下有钱的男人,有的是。所以企业通过各种IT软件或者管理系统来进行内部管理提升,是有一定效果但也是费时费力不讨好。
b)另外一方面,企业如果一直建立这种节约文化,通过规模优势建立起的门槛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这里面的例子在医药行业其中科伦药业就是其中的典型。
c)降低成本第三层意思就是对原材料的掌控,企业能够拥有原材料话语权,对于控制企业本身毛利方面则不会受市场的波动而波动。那些原材料受国际市场期货价格上下移动的企业,这也是为何周期性行业飘浮巨大就是这个道理。自己的命运没有主宰,当然波动是巨大的。
最终回归到为何价值投资者喜欢选择酿酒、品牌消费、医药这些股身上,而不是金融、房地产或其他周期性行业。
特别重申:这里讨论的不是行业低估,因为非常明显金融也好,地产也好经过三年的下跌早已挤去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来估值收益。
行业简析:
金融行业:笔者实在看不出各银行有本质上的区别,依旧还是靠天吃饭即吃息差。政府的利息上调下调、经济的悲观与乐观直接对行业影响巨大。不要讲招商银行或者民生银行或兴业银行是其中的翘楚,但生活这个“如来佛”圈,想换个活法,不要说其他国有银行眼红,政府也会不会让你脱出“如来佛掌”。
地产业:同样的是品牌差异性真的是感觉不太出来,最多的还是依靠城市化进程进行扩张,这就是前面讲的渠道扩张。价格屡受政府调控,给投资者造成一定心理压力。
钢铁行业:实在没有分析的欲望,为何?想想每年的铁矿石谈判,笔者就想起待宰的羔羊!投资者可以分享一部待播的电视剧一样,不过久而久之,也没有兴趣看了。即使中国的钢铁产量占全球90%又如何?人家就是不卖给你!你想买?那就请按我的规则出牌吧!所以成本如何控制?
旅游行业:常有投资朋友看到人满为患的景点就会激动,有投资这样股票的冲动。但一定要冷静,他的下一个景点在哪?目前的景点是非常火爆,即使再火爆也有瓶颈的。
资源业:煤炭、有色这是其中的代表。这是牛股辈出的行业。原因何在?还是量价齐升,掌握资源只要不停的挖矿就是财富。虽定价权没有,但销量增加肯定的,如果碰上国际期货价格上涨,则更是双赢,所以我们也看到大牛市这样的煤飞色舞。不过同样的道理,既然有巨幅上升当然也有巨幅下跌。踏准节奏才是考验你的基本水准,想超长期持有,与他谈恋爱,请你不要这样深深的爱上一个他不爱你的女人。
基础建设:包括铁公基、机械等。投资朋友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