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衍生品分食千亿保健市场

(2011-11-14 21:4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黑球大帝每日收评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李琼日前表示,我国即将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将使保健食品监管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据介绍,截至2011 年9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11576 个保健食品中,国产保健品占比94.4%。
李琼表示,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展。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药企业间正在兴起壮大衍生品的热潮。相关产品销售年增长率有望超过20%。这些中药衍生品涉及保健品、日化品、饮料等。
中药衍生品竞相出现在上市公司中,同仁堂、天士力、东阿阿胶、广州药业、云南白药、江中药业、马应龙、康恩贝、片仔癀、太极集团等多家中药企业的保健衍生品已颇具市场规模。而宛西制药、桂龙药业、修正药业、哈药集团等药企的保健品业务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保健品业务上,多家公司收入颇丰。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凉茶2010 年销售额达160 亿元;云南白药牙膏同期销售额超12 亿元,同比增幅约70%,而江中牌健胃消食片10 年间的销售增长达9 倍。
李琼表示,发展健康产业是中药企业的现实选择,高成长兼长周期的产品正不断涌现。目前,中国老龄人口超过
1.78 亿人,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展,产业环境也日益完善。在过去10 年间,美国健康产业的消费增长由2000 亿激增到1 万亿美元的规模。而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国民健康意识和保健消费力将不断增长。这也将促内外资拼抢市场中药衍生品市场广被看好。华创证券中药行业分析师廖万国预计,中药题材日化产品未来3 年增速将达30%以上;中草药题材饮料增速在25%以上,2013 年销售额有望破500 亿元;且中药保健高端产品正出现向奢侈品演化倾向。
由于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巨大变化,中药衍生品已形成规模化市场和发展趋势。
但外资企业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李琼介绍,安利、仙妮蕾德、雅芳等400 多家外资企业以7%的品种收获40%的
保健食品市场份额,安利中国2010 年销售额达210 亿元,其中保健食品占60%。
同仁堂健康药业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要强化和拓展中药衍生品的优势。据介绍,同仁堂集团自2003 年成立主要经营中药保健品业务的健康药业以来,8 年间建立了500 多家专卖店,以及超过1000 家形象专柜,2010 年销售额达42.3 亿元。对集团整体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率分别达30%和40%。今年9 月,同仁堂集团又宣布对旗下10 家子公司进行重组,转型健康产业。无独有偶,2011 年5 月,云南白药提出了“新白药,大健康”战略,中药企业竞相布局大健康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