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衡药业2011中报点评(招商证券)
(2011-09-10 14:11: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洋为中用(仿制药类) |
8 月30 日公司公布2011
年半年报,收入仅同比增长8%,净利润仅同比增长1.36%,业绩增速再次低于市场预期,当天股价就下跌6.76%。我们分析后认为,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包括:
(1)
主打品种鹿瓜多肽列入国家医保乙类,有适应症的限制。如北京“1.重度骨关节炎;2.骨折;3.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费用需由个人部分负担。”目前产能没有问题,但在新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推广得并不理想,公司也正在进行销售方面的调整。上半年鹿瓜多肽仅同比增长10%;
(2) 吉西他滨由于竞争加剧,公司主动下调中标价至180 元,出厂价格也相应下调10%。上半年吉西他滨同比下降20%左右;
(3) 代理品种前列地尔受3
月国家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中标价格相应下调5%以上。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也影响了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销售;
(4) 受日本地震的影响,头孢米诺的原料药供应不足,未能按预期正常出货。可以看到,2011
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产品和代理产品的增速从2010 年上半年的25%和54%下降到8%和5.7%,毛利率分别下滑1 个和6.4
个百分点。半年报的不理想,市场对公司的看法似乎又陷入了之前的轮回:高预期→低增长→下调预期→股价下跌。
我们觉得,在恐慌之前,应该先认真分析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管理团队怎么样?
我们同公司高管和各部门负责人都有过深入的接触,我们认为公司毫无疑问地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董事长朱吉满,92
年就担任外资药企的地区经理;副董事长王东绪,88年开始在哈药总厂做销售,96 年起就担任销售负责人;副总经理杨红冰,94
年开始在强生做营销,98 年担任联邦制药的大区经理;股东、执行委员会主席蔡天,26
岁就担任联邦制药总裁……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优秀的选品种能力、充满工作热情。公司有一种自我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内部运作效率很高,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公司的销售能力怎么样?
出色的销售能力是一家中国药企生存的根本。我们认为,公司营销平台优秀,品种放省代的都很少,精细化招商,能将品种运作到极致。一句话概括:找最对的代理商,代理最对的品种。具体分析请见正文第九节——营销专家。
3、产品线单一?
誉衡过去并不丰富的产品线一直是自身的短板,公司也在不断寻求解决的途径:一方面利用资金优势,不断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引入新的品种,如银杏内酯B、秦龙苦素、美迪替尼;另一方面,加大对营销网络的投入,丰富代理产品线。此外,鹿瓜多肽新适应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推广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包括学术、终端下沉和激励政策。公司的头孢米诺预计近期将正常发货,年内有望销售400
万支。头孢米诺将成为公司近期业绩发力的引擎,业绩扭转在即。
公司上市募集17 亿,超募12.4 亿,超募资金已使用5.2 亿元(参见正文表3),目前账上现金14.5
亿,“现金为王”。从公司目前公告来看,超募资金主要集中在品种并购上,我们判断,誉衡后续仍将大力加强产品线,大额超募资金提供的是可能的业绩弹性。
4、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在于政策性药品降价和竞争加剧。誉衡降价的产品,吉西他滨和前列地尔,2010
年销售额分别达到4300 万和6900
万,合计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0%,占比不算低。我们认为,国家药品降价的因素会长期存在,这也是整个医药行业面临的问题;而竞争导致的降价是市场行为,誉衡优秀的销售能力能够消化降价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从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是,2011
年上半年前列地尔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只是毛利率出现下滑。此外,随着后继产品线的丰富,这两个产品短期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减少,最终被公司所消化。
我们认为,投资誉衡的核心逻辑在于:短期看头孢米诺放量,长期看新药上市,剩余7
亿超募资金带来业绩弹性。头孢米诺:预计今年销售400 万只,销售收入6000 万元;明年预计800 万只,收入1.25
亿元;后年预计能达到2 个亿的收入。
新药方面:银杏内酯B 项目已经申报至总后,目前正在资料审核阶段;秦龙苦素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完成3 期临床研究,预计在10 月份可召开3
期临床总结会;人神经生长因子项目正在就制备样品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美迪替尼项目目前已经申报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誉衡药业累计处于国家审批状态的产品达到22
个品种,36 个批号。银杏内酯B、秦龙苦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三个项目的进展,将成为公司股价的又一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