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对沃森的讨论
(2011-09-04 10:15: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创新无限(生物制品) |
转自安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c6668e0100wqla.html
1、我来给楼主简单回答下。冻干ACWY四价群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开始试生产3批样品,30-60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拿到生产批件了。9月份上市应该没问题,这个不存在流产的可能性。
2、流行性感冒裂解病毒儿童和成人疫苗,08年12月就完成临床试验了,就等着申请生产批件了。这两种疫苗也没有流产的可能性。
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是现在大多数省份免费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的替代产品,副作用和安全性都很好。原来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率为11.59%;全身反应率为14.90%(副反应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无细胞三联疫苗的安全性就高了很多,卫生部已经要求用无细胞疫苗逐步替换全细胞产品(但是国产无细胞疫苗产量明显不足)。沃森的这种疫苗11年4月6日已经申请生产批件了,也没有流产的可能。
4、沃森吸附破伤风疫苗,10年3月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就等着申请生产批件了。这种疫苗技术上非常成熟,也没有流产的可能。
5、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11年2月已经申请临床试验了。这种疫苗虽然属于新型DNA疫苗,但是国内已经有了类似品种,技术也比较成熟,没有流产可能。7、9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HIB联合疫苗,CPG佐剂乙肝疫苗是在2010年4、5、6月相继申请临床试验的。除了CPG乙肝疫苗是国际首创,其余疫苗都是成熟技术,基本没有流产可能。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内就可以看到这4种疫苗的临床批件了。
6、再说说沃森的竞争对手科兴生物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科兴申请临床是在11年3月,落后沃森9价结合疫苗1年时间。沃森的13价疫苗进度落后自己公司的9价疫苗8个月时间,应该也会在今年申请临床试验。
7、还有水痘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现在国内以进口疫苗为主,每支零售价格320元(刚刚替宝宝打过,肉痛呀,不打又不行)。沃森的水痘疫苗临床前研发完成了,也进入了申请临床批件的阶段,这种疫苗技术也很成熟,流产可能性很小。
8、仔细算了下,我说的沃森的这些疫苗加起来已经超过7个了,还有伤寒疫苗、ACWY四价结合疫苗、HIB+HBV+百白破、重组HPV和公司2010年新立项开发的X1、X2、X3等等,我就不说了。。。。。X1,X2,X3可能是二倍体狂犬,甲乙肝联合,支气管炎。。。。以上均为猜测,不负责任。
9、这几个品种最有可能失败的是CPG乙肝疫苗。还有冻干ACWY四价群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拿到生产批件后至少4-5个月才会产生利润,所以这二个品种不会对今年的年报贡献利润!
10、ACWY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疫苗的进度就看药监局官老爷的心情了。CPG是国际首创的疫苗,当然风险高,但是收益也高,这是没办法的。但是一旦这四个疫苗获得临床批件,对沃森生物的股价肯定有反应。看看重庆啤酒和岳阳长兴就知道了,那两个公司都各只有一个疫苗。沃森这可是连续四个很有市场前景的疫苗。
11、水痘疫苗国内就有上生,长春长生,长春祈健,长春百克四家,价格不过一百五左右,沃森就算能出来能抢下多少份额可不好说水痘疫苗的详细清晰情况你可能不了解,进口水痘疫苗病毒滴度2000pfu,长春和上生所的病毒滴度10000pfu,其他很多项标准都低于进口产品。所以说长春所水痘疫苗出现非常严重的副反应就不难理解了。沃森的疫苗可都是走高质量,高标准路线的,肯定不会和上生所,长春长生的低端品种来拼价格。从水痘疫苗上也可以看出来沃森的营销策略。大家可以去防疫站或者社区中心调查下,看看医生是不是推荐打进口疫苗(进口320,国产130),因为进口疫苗副反应小,用国产的如果出了问题是要赔钱。医生和防疫站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沃森的HIB疫苗就不同了,因为质量标准高于进口产品,预灌充注射器使用方便性也优于进口产品(GSK等都是半预灌充,兰生所等国产的就不用比了),所以医生护士是很喜欢沃森HIB的。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沃森出厂价比其他国产高一点,零售定价和进口的相似(其余国产是低价路线和进口拉开档次,当然质量也拉开档次了),这中间的利润都留给了防疫站。简单比较下某种疫苗国产出厂30,零售70,防疫站赚40;进口出厂100,零售150,防疫站赚50;沃森出厂60,零售130(低于进口20),防疫站赚70。换了是你当防疫站的头头,选哪个疫苗?
12、今天还有空,接着谈谈科兴和沃森在肺炎疫苗上的竞争。现在咱们国家的肺炎疫苗只有成生所的23价多糖疫苗(主要是成人用)一家,就这一种疫苗就贡献了成生所去年50%的利润!科兴大张旗鼓的在11年2月宣布自己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申请临床(13价结合疫苗是儿童专用苗,比惠氏7价保护面更广),科兴同时强调自己是国内第一家申请13价肺炎疫苗的企业。但是,科兴的疫苗比沃森的9价肺炎结合疫苗进度晚了1年。沃森现在可是大笔钞票在手的,等23价和9价肺炎疫苗临床批件一到手就要开工建设厂房了。这是沃森的一贯风格,提前建设,生产批件一下来就能上市。其他疫苗企业可都是等临床试验做完才建设厂房的,沃森比他们能节省1年多的时间。此外请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科兴每股收益是-0.16美元,就算科兴的疫苗投入临床试验了,这家公司拿得出钱来进行生产线的预先建设吗?所以,科兴的疫苗上市很可能会落后沃森1年半到2年的时间。再退一步说,就算科兴,甚至于智飞生物都有儿童肺炎疫苗上市又如何呢?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沃森一家能吃完这个市场吗?
13、再和大家接着这个话题谈谈疫苗的安全性。沃森儿童疫苗的安全性指标很多,看过介绍的朋友估计搞不太清晰。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咱们就拿北京绿竹的AC脑膜炎结合疫苗来和沃森的AC结合疫苗比较下(兰生所的是国企咱不欺负他,其实还真没什么好比的)。最简单的一点绿竹的AC结合疫苗是加有氢氧化铝佐剂的。沃森的没有任何佐剂,这就彻底杜绝了因为佐剂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此外也说明沃森疫苗菌株具有很高的纯度和免疫原性,不加任何佐剂也非常有效。按照临床试验,接种普通AC结合疫苗发生37.6度以上发热的比率约为10%,沃森疫苗的发热比率仅为4%。此外沃森执行的标准中细菌内毒素低于10EU/ug大大高于欧盟标准(100EU/ug),其他厂家的疫苗咱就不说了。说到底,打二类疫苗的家长更看重的是疫苗的安全性,自己掏钱呀!谁不心痛自己的孩子!再说某公司的AC-HIB联合疫苗吧,这个疫苗副作用有多大呢?有没有佐剂呢?有没有防腐剂呢?细菌内毒素有多高呢?联合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会不会也翻倍提高了呢?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再说说2010.10.01实行的新药典吧。新药典对疫苗的生产,外包装,其中加入的防腐剂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请注意,最重要的就是疫苗中的“防腐剂”,沃森的疫苗是没有加入任何防腐剂的,它的竞争对手的疫苗就不好说了。还有新GMP,非常重要的是要把生产车间从静态净化改成动态净化,兰生所生产线铁定要进行大改造了。
14、沃森已上市的二个品种之一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目前申请批件的有冻干ACWY四价群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我是搞机械专业的,实在不懂,请教懂行的人:
1、“结合”与没有结合两字,代表产品病菌培养方式的不同,是指垂直方向的进步吗?
2、由AC到ACWY,是否代表增加不同病菌的适应证,是横向适应性进步吗?
3、其实二个品种是已上市品种的升级产品,对现有的产品有影响吗?
1、“结合”是A群与C群脑膜炎菌株荚膜多糖抗原与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的共价结合。与普通多糖AC脑膜炎疫苗的优点在于:具有T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免疫记忆,最重要的是免疫持久性长达10年(普通多糖免疫持久性仅有1-3年)。
2、AC到ACWY代表增加了病菌的适应性,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和C群,还未发生WY群流行,但是流脑疫情有漂移特征,未来可能会发生WY群流行。
3、申请临床的两个品种并不是已上市品种的替代品种。因为这两个都是多糖疫苗,免疫持久性还是仅有1-3年。主要作用是丰富公司产品线,并切入一类疫苗市场。同时利用ACWY疫苗生产线为未来ACWY结合疫苗(沃森流脑疫苗终极品种预计今年申请临床)菌株大规模生产打基础。
15、您知道水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告诉大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的严重性和儿童的痛苦程度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说到“带状疱疹”我想没人不知道吧?就算是老年人也知道所谓“缠腰火龙”的厉害。美国丹佛市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曾经做过一次3.7万人参加的研究。证实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日后患上疱疹的可能性也明显减低。大家说打还是不打呢?说到这里,我又想结合这个事情,继续说说咱们国家计划免疫与国外计划免疫接种疫苗的区别,还有沃森面临的机遇。
16、我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07年实行。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卡介苗(结核)、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共10种疫苗)。目标是在2010年将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麻腮风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现在已经是2011年《规划实施方案》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可以预见到最近几年国家免疫规划必定会继续修订扩大,将更多的疫苗包括到免费计划免疫疫苗中来。既然我国《计划免疫计划》将会扩大,咱们就可以参考国外经验看看未来会有哪些疫苗将会纳入免费疫苗之内。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青少年计划免疫从出生到12岁接种疫苗为:乙肝、百白破、脊灰、HIB(三次)、7价肺炎(三次)、轮状病毒、麻腮风、水痘、甲肝、4价流脑、流感(5岁前每年接种)。欧美国家普遍没有卡介苗、乙脑接种。与中国相比,最可能增补入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是HIB、多价肺炎、水痘疫苗。因为人种关系流感疫苗增补入我国计划免疫存在较大变数(前提是必须要有可靠的儿童疫苗)。那么为什么国家现在没有将HIB、多价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增补入计划免疫规划之内呢?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国产疫苗,这以肺炎疫苗为最明显,现在我国还没有一种儿童多价肺炎疫苗投产,惠氏7价沛儿每支零售价800元,三支2400元。如果纳入计划免疫,全国2000万儿童,需要动用资金480亿元(未考虑厂家批量供货折扣)!显然是不现实的考虑。第二:产量无法满足需求,这以水痘疫苗为最明显,虽然国内有几家生产水痘疫苗,但是产量无法满足全国需求,就算纳入计划免疫又能如何?第三:对于疫苗质量的担忧,现在频繁发生的药品质量问题也让国家有关部门相当头痛,所以才会有新药典,新GMP的相继出台。对于计划免疫内的儿童疫苗来说,质量要求标准只能是越来越严格。只有安全性非常好的疫苗才可能会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毕竟这关系到几千万儿童的健康。最后说说沃森面临的机遇。仔细研究过沃森的会发现,这家公司可以说抓住了儿童疫苗的,关键点:安全。在现在药品、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在,对于儿童疫苗这样的特殊区域,安全问题只能越来越受重视。对于疫苗内防腐剂和内毒素的控制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试想一下,未来国家提高儿童疫苗标准,全面向欧盟标准看齐。那些以前按照低标准生产的疫苗厂家如何应对?再看看沃森的产品线,HIB,9价肺炎(非常有可能是国内第一家投产的多价儿童肺炎疫苗),水痘疫苗。这都是可能进入计划免疫,大大放量的品种。但看HIB来说,如果进入计划免疫,按照美国接种方式儿童2月、4月、6月各接种一次,我国每年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剂的天量!这样大的需求量只有多个厂家同时生产才能满足需求。关于沃森未来的盈利预期,因为该公司后继疫苗太多,估算起来过于复杂。只是简单计算下沃森生物未来9价肺炎疫苗投产后纳入一类疫苗可能带来的收益。参考国产进口疫苗差价,沃森9价肺炎疫苗成本越90元(依据HIB疫苗成本简单推算),进入一类疫苗后毛利率50%。全国每年需求6000万剂,按沃森占领1/4市场计算(另外三家竞争者:科兴、智飞、中生集团)约1500万剂。年利润13.5亿元,每股收益9元。看起来,大家还是挺喜欢听我聊天的。这里再和大家说说国内的疫苗生产企业。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共40余家,除过中生集团下属几大生物所之外,很多都是民营企业。相比较我国药品企业有多少家呢?上次98版药品GMP通过后有1112家医药企业在这一“门槛”之外,只有3959家生产企业通过。所以,国内药品企业在4000家左右(网上卖的所谓1.6万家药品企业通讯录是靠不住数的)。大家对照这个比例就能知道,疫苗企业仅仅占据所有药品企业的1/100。那些说疫苗行业门槛低的朋友们需要好好思考下,疫苗行业的门槛真的低吗?如果门槛低的话,咱们国内有个上百家到上千家疫苗企业也不为过吧?要知道现在有钱的大医疗集团可多的是。今年新的2011版GMP也公布出来了,药监局内部预估将有500家药品企业被淘汰,但是目前有900家药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实际被淘汰数字不会少于98版GMP公布后的数目。也就是说起码有1/4的药品企业会被淘汰。疫苗行业的淘汰比例应该不会如此之高(只要挤进疫苗行业这个门槛,就不至于混的太下三滥),但是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出现困难。改造厂房,调整生产线,甚至更改生产工艺都需要花费不菲的时间和金钱。可是GMP的时间期限只有2年多了,不努力的结果就是停产,淘汰。再说说国内有实力的疫苗生产企业。“怪兽”中生集团就不用说了,沃森算是一个,还有长春高新(狂犬疫苗)、科兴生物(流感疫苗,甲肝 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E71疫苗1期临床)、大连雅立峰(流感疫苗)、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四价流脑)、深圳康泰(浓缩长效期乙肝疫苗)、浙江天元(流感、流脑)、大连汉信(乙肝、流感)等等。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除了中生集团,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一个主打品种作为自己的主力产品。还没有一家拥有多个畅销疫苗。
17、说到这些国内的疫苗企业,就不能不说和沃森扯不断理还乱的大连汉信。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只要提到沃森就会把当年的“云大科技”与“大连汉信”拉出来唠叨一番。主要内容就是沃森现在的高管掏空了大连汉信,成就了现在的沃森。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挺在理的,可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了没有?大连汉信真的被掏空了吗?掏空了些什么?大连汉信现在还存在吗?只要真正“客观公正”的媒体花点时间调查就能看到整个问题的全部。那就让我带大家看看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首先,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如果大连汉信被当年的沃森高管掏空的话,这公司应该早就破产清算,倒闭走人了吧。可现在大连汉信还活的好好的,有员工400多人,有占地12万平米的新老两个厂区。大连汉信的重组乙肝疫苗是国内二类疫苗销量第一的品种,还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等国(请大家注意,对于国内疫苗企业来说巴基斯坦其实是比印度更重要的市场,这个问题等到以后再详细说)。大连汉信现在有三个主要品种: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已经算得上是国内中上游的疫苗企业了。再看看以下大连汉信生产经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2003年狂犬疫苗车间GMP认证;2004年重组乙肝疫苗车间GMP认证,2005年流感疫苗3期临床,2008年乙肝疫苗出口巴基斯坦。而2002年到2008年6月期间,这是沃森主要高管李云春、陈二佳 、刘红岩在兼任大连汉信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职务。这前后一对比,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连汉信现在的三个主打品种,都是沃森高管任职期间弄出来的东东。这三个疫苗可不是“天上掉了个林妹妹”,掉到大连汉信去的。
今天最后说个消息。卫生部从5月份起将在全国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以了解我国疫苗接种情况,就像我前面说的2007版的扩大免疫规划目标已经完成了,卫生部总该了解总结一下以后几年的工作吧。具体工作安排是5、6月份各省自查,7、8月份国家抽查。卫生部相关人士还透露,正在认真论证引入与研发发达国家开始采用的水痘、HIB、IPV、肺炎、轮状病毒、HPV病毒等疫苗。
18、前面的话题扯远了。今天上班前再和大家说说最近的事情。也就是大家很关心的1-4月份的疫苗批签发情况。汇总1-4月批签发数据后就能够发现大多数产品的批签发总量都有下降。有些厂家甚至1-4月份吃了白板(比如GSK的HIB)。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药典制定者和中检所对于新药典的理解不同,导致企业送检产品时更加谨慎,中检所的批签也更加严格。研究过新药典就可以明白,2010版药典中对疫苗中抗生素、防腐剂等含量标准的提高,甚至超过了国外标准。含有抗生素的疫苗(比如GSK的麻腮风疫苗)只能退市。某些企业的产品中防腐剂含量超标也需要补充申请。重新注册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补充申请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这还不算完,因为新GMP要求已经批准上市的产品,必须在13年12月底前达标,新申请上市的产品必须立刻达到标准。已经有生产线的厂家必须改造生产线,然后重新申请GMP认证,这花费的时间就不是一点两点了。还请大家注意,咱们国家的药典最近已经快做到5年一更新了,等某些厂家憋足了劲满足这次的药典要求时,2015版更高标准的药典门槛又会摆在他们的面前。说到底,国家对儿童疫苗质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提高(从这次新药典中就能看出来),走低价、低品质路线的疫苗企业必定会被淘汰。
2、流行性感冒裂解病毒儿童和成人疫苗,08年12月就完成临床试验了,就等着申请生产批件了。这两种疫苗也没有流产的可能性。
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是现在大多数省份免费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的替代产品,副作用和安全性都很好。原来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率为11.59%;全身反应率为14.90%(副反应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无细胞三联疫苗的安全性就高了很多,卫生部已经要求用无细胞疫苗逐步替换全细胞产品(但是国产无细胞疫苗产量明显不足)。沃森的这种疫苗11年4月6日已经申请生产批件了,也没有流产的可能。
4、沃森吸附破伤风疫苗,10年3月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就等着申请生产批件了。这种疫苗技术上非常成熟,也没有流产的可能。
5、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11年2月已经申请临床试验了。这种疫苗虽然属于新型DNA疫苗,但是国内已经有了类似品种,技术也比较成熟,没有流产可能。7、9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HIB联合疫苗,CPG佐剂乙肝疫苗是在2010年4、5、6月相继申请临床试验的。除了CPG乙肝疫苗是国际首创,其余疫苗都是成熟技术,基本没有流产可能。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内就可以看到这4种疫苗的临床批件了。
6、再说说沃森的竞争对手科兴生物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科兴申请临床是在11年3月,落后沃森9价结合疫苗1年时间。沃森的13价疫苗进度落后自己公司的9价疫苗8个月时间,应该也会在今年申请临床试验。
7、还有水痘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现在国内以进口疫苗为主,每支零售价格320元(刚刚替宝宝打过,肉痛呀,不打又不行)。沃森的水痘疫苗临床前研发完成了,也进入了申请临床批件的阶段,这种疫苗技术也很成熟,流产可能性很小。
8、仔细算了下,我说的沃森的这些疫苗加起来已经超过7个了,还有伤寒疫苗、ACWY四价结合疫苗、HIB+HBV+百白破、重组HPV和公司2010年新立项开发的X1、X2、X3等等,我就不说了。。。。。X1,X2,X3可能是二倍体狂犬,甲乙肝联合,支气管炎。。。。以上均为猜测,不负责任。
9、这几个品种最有可能失败的是CPG乙肝疫苗。还有冻干ACWY四价群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拿到生产批件后至少4-5个月才会产生利润,所以这二个品种不会对今年的年报贡献利润!
10、ACWY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疫苗的进度就看药监局官老爷的心情了。CPG是国际首创的疫苗,当然风险高,但是收益也高,这是没办法的。但是一旦这四个疫苗获得临床批件,对沃森生物的股价肯定有反应。看看重庆啤酒和岳阳长兴就知道了,那两个公司都各只有一个疫苗。沃森这可是连续四个很有市场前景的疫苗。
11、水痘疫苗国内就有上生,长春长生,长春祈健,长春百克四家,价格不过一百五左右,沃森就算能出来能抢下多少份额可不好说水痘疫苗的详细清晰情况你可能不了解,进口水痘疫苗病毒滴度2000pfu,长春和上生所的病毒滴度10000pfu,其他很多项标准都低于进口产品。所以说长春所水痘疫苗出现非常严重的副反应就不难理解了。沃森的疫苗可都是走高质量,高标准路线的,肯定不会和上生所,长春长生的低端品种来拼价格。从水痘疫苗上也可以看出来沃森的营销策略。大家可以去防疫站或者社区中心调查下,看看医生是不是推荐打进口疫苗(进口320,国产130),因为进口疫苗副反应小,用国产的如果出了问题是要赔钱。医生和防疫站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沃森的HIB疫苗就不同了,因为质量标准高于进口产品,预灌充注射器使用方便性也优于进口产品(GSK等都是半预灌充,兰生所等国产的就不用比了),所以医生护士是很喜欢沃森HIB的。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沃森出厂价比其他国产高一点,零售定价和进口的相似(其余国产是低价路线和进口拉开档次,当然质量也拉开档次了),这中间的利润都留给了防疫站。简单比较下某种疫苗国产出厂30,零售70,防疫站赚40;进口出厂100,零售150,防疫站赚50;沃森出厂60,零售130(低于进口20),防疫站赚70。换了是你当防疫站的头头,选哪个疫苗?
12、今天还有空,接着谈谈科兴和沃森在肺炎疫苗上的竞争。现在咱们国家的肺炎疫苗只有成生所的23价多糖疫苗(主要是成人用)一家,就这一种疫苗就贡献了成生所去年50%的利润!科兴大张旗鼓的在11年2月宣布自己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申请临床(13价结合疫苗是儿童专用苗,比惠氏7价保护面更广),科兴同时强调自己是国内第一家申请13价肺炎疫苗的企业。但是,科兴的疫苗比沃森的9价肺炎结合疫苗进度晚了1年。沃森现在可是大笔钞票在手的,等23价和9价肺炎疫苗临床批件一到手就要开工建设厂房了。这是沃森的一贯风格,提前建设,生产批件一下来就能上市。其他疫苗企业可都是等临床试验做完才建设厂房的,沃森比他们能节省1年多的时间。此外请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科兴每股收益是-0.16美元,就算科兴的疫苗投入临床试验了,这家公司拿得出钱来进行生产线的预先建设吗?所以,科兴的疫苗上市很可能会落后沃森1年半到2年的时间。再退一步说,就算科兴,甚至于智飞生物都有儿童肺炎疫苗上市又如何呢?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沃森一家能吃完这个市场吗?
13、再和大家接着这个话题谈谈疫苗的安全性。沃森儿童疫苗的安全性指标很多,看过介绍的朋友估计搞不太清晰。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咱们就拿北京绿竹的AC脑膜炎结合疫苗来和沃森的AC结合疫苗比较下(兰生所的是国企咱不欺负他,其实还真没什么好比的)。最简单的一点绿竹的AC结合疫苗是加有氢氧化铝佐剂的。沃森的没有任何佐剂,这就彻底杜绝了因为佐剂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此外也说明沃森疫苗菌株具有很高的纯度和免疫原性,不加任何佐剂也非常有效。按照临床试验,接种普通AC结合疫苗发生37.6度以上发热的比率约为10%,沃森疫苗的发热比率仅为4%。此外沃森执行的标准中细菌内毒素低于10EU/ug大大高于欧盟标准(100EU/ug),其他厂家的疫苗咱就不说了。说到底,打二类疫苗的家长更看重的是疫苗的安全性,自己掏钱呀!谁不心痛自己的孩子!再说某公司的AC-HIB联合疫苗吧,这个疫苗副作用有多大呢?有没有佐剂呢?有没有防腐剂呢?细菌内毒素有多高呢?联合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会不会也翻倍提高了呢?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再说说2010.10.01实行的新药典吧。新药典对疫苗的生产,外包装,其中加入的防腐剂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请注意,最重要的就是疫苗中的“防腐剂”,沃森的疫苗是没有加入任何防腐剂的,它的竞争对手的疫苗就不好说了。还有新GMP,非常重要的是要把生产车间从静态净化改成动态净化,兰生所生产线铁定要进行大改造了。
14、沃森已上市的二个品种之一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目前申请批件的有冻干ACWY四价群脑膜炎疫苗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我是搞机械专业的,实在不懂,请教懂行的人:
1、“结合”与没有结合两字,代表产品病菌培养方式的不同,是指垂直方向的进步吗?
2、由AC到ACWY,是否代表增加不同病菌的适应证,是横向适应性进步吗?
3、其实二个品种是已上市品种的升级产品,对现有的产品有影响吗?
1、“结合”是A群与C群脑膜炎菌株荚膜多糖抗原与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的共价结合。与普通多糖AC脑膜炎疫苗的优点在于:具有T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免疫记忆,最重要的是免疫持久性长达10年(普通多糖免疫持久性仅有1-3年)。
2、AC到ACWY代表增加了病菌的适应性,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和C群,还未发生WY群流行,但是流脑疫情有漂移特征,未来可能会发生WY群流行。
3、申请临床的两个品种并不是已上市品种的替代品种。因为这两个都是多糖疫苗,免疫持久性还是仅有1-3年。主要作用是丰富公司产品线,并切入一类疫苗市场。同时利用ACWY疫苗生产线为未来ACWY结合疫苗(沃森流脑疫苗终极品种预计今年申请临床)菌株大规模生产打基础。
15、您知道水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告诉大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的严重性和儿童的痛苦程度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说到“带状疱疹”我想没人不知道吧?就算是老年人也知道所谓“缠腰火龙”的厉害。美国丹佛市科罗拉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曾经做过一次3.7万人参加的研究。证实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日后患上疱疹的可能性也明显减低。大家说打还是不打呢?说到这里,我又想结合这个事情,继续说说咱们国家计划免疫与国外计划免疫接种疫苗的区别,还有沃森面临的机遇。
16、我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07年实行。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卡介苗(结核)、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共10种疫苗)。目标是在2010年将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麻腮风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现在已经是2011年《规划实施方案》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可以预见到最近几年国家免疫规划必定会继续修订扩大,将更多的疫苗包括到免费计划免疫疫苗中来。既然我国《计划免疫计划》将会扩大,咱们就可以参考国外经验看看未来会有哪些疫苗将会纳入免费疫苗之内。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青少年计划免疫从出生到12岁接种疫苗为:乙肝、百白破、脊灰、HIB(三次)、7价肺炎(三次)、轮状病毒、麻腮风、水痘、甲肝、4价流脑、流感(5岁前每年接种)。欧美国家普遍没有卡介苗、乙脑接种。与中国相比,最可能增补入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是HIB、多价肺炎、水痘疫苗。因为人种关系流感疫苗增补入我国计划免疫存在较大变数(前提是必须要有可靠的儿童疫苗)。那么为什么国家现在没有将HIB、多价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增补入计划免疫规划之内呢?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国产疫苗,这以肺炎疫苗为最明显,现在我国还没有一种儿童多价肺炎疫苗投产,惠氏7价沛儿每支零售价800元,三支2400元。如果纳入计划免疫,全国2000万儿童,需要动用资金480亿元(未考虑厂家批量供货折扣)!显然是不现实的考虑。第二:产量无法满足需求,这以水痘疫苗为最明显,虽然国内有几家生产水痘疫苗,但是产量无法满足全国需求,就算纳入计划免疫又能如何?第三:对于疫苗质量的担忧,现在频繁发生的药品质量问题也让国家有关部门相当头痛,所以才会有新药典,新GMP的相继出台。对于计划免疫内的儿童疫苗来说,质量要求标准只能是越来越严格。只有安全性非常好的疫苗才可能会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毕竟这关系到几千万儿童的健康。最后说说沃森面临的机遇。仔细研究过沃森的会发现,这家公司可以说抓住了儿童疫苗的,关键点:安全。在现在药品、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在,对于儿童疫苗这样的特殊区域,安全问题只能越来越受重视。对于疫苗内防腐剂和内毒素的控制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试想一下,未来国家提高儿童疫苗标准,全面向欧盟标准看齐。那些以前按照低标准生产的疫苗厂家如何应对?再看看沃森的产品线,HIB,9价肺炎(非常有可能是国内第一家投产的多价儿童肺炎疫苗),水痘疫苗。这都是可能进入计划免疫,大大放量的品种。但看HIB来说,如果进入计划免疫,按照美国接种方式儿童2月、4月、6月各接种一次,我国每年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剂的天量!这样大的需求量只有多个厂家同时生产才能满足需求。关于沃森未来的盈利预期,因为该公司后继疫苗太多,估算起来过于复杂。只是简单计算下沃森生物未来9价肺炎疫苗投产后纳入一类疫苗可能带来的收益。参考国产进口疫苗差价,沃森9价肺炎疫苗成本越90元(依据HIB疫苗成本简单推算),进入一类疫苗后毛利率50%。全国每年需求6000万剂,按沃森占领1/4市场计算(另外三家竞争者:科兴、智飞、中生集团)约1500万剂。年利润13.5亿元,每股收益9元。看起来,大家还是挺喜欢听我聊天的。这里再和大家说说国内的疫苗生产企业。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共40余家,除过中生集团下属几大生物所之外,很多都是民营企业。相比较我国药品企业有多少家呢?上次98版药品GMP通过后有1112家医药企业在这一“门槛”之外,只有3959家生产企业通过。所以,国内药品企业在4000家左右(网上卖的所谓1.6万家药品企业通讯录是靠不住数的)。大家对照这个比例就能知道,疫苗企业仅仅占据所有药品企业的1/100。那些说疫苗行业门槛低的朋友们需要好好思考下,疫苗行业的门槛真的低吗?如果门槛低的话,咱们国内有个上百家到上千家疫苗企业也不为过吧?要知道现在有钱的大医疗集团可多的是。今年新的2011版GMP也公布出来了,药监局内部预估将有500家药品企业被淘汰,但是目前有900家药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实际被淘汰数字不会少于98版GMP公布后的数目。也就是说起码有1/4的药品企业会被淘汰。疫苗行业的淘汰比例应该不会如此之高(只要挤进疫苗行业这个门槛,就不至于混的太下三滥),但是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出现困难。改造厂房,调整生产线,甚至更改生产工艺都需要花费不菲的时间和金钱。可是GMP的时间期限只有2年多了,不努力的结果就是停产,淘汰。再说说国内有实力的疫苗生产企业。“怪兽”中生集团就不用说了,沃森算是一个,还有长春高新(狂犬疫苗)、科兴生物(流感疫苗,甲肝 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E71疫苗1期临床)、大连雅立峰(流感疫苗)、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四价流脑)、深圳康泰(浓缩长效期乙肝疫苗)、浙江天元(流感、流脑)、大连汉信(乙肝、流感)等等。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除了中生集团,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一个主打品种作为自己的主力产品。还没有一家拥有多个畅销疫苗。
17、说到这些国内的疫苗企业,就不能不说和沃森扯不断理还乱的大连汉信。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只要提到沃森就会把当年的“云大科技”与“大连汉信”拉出来唠叨一番。主要内容就是沃森现在的高管掏空了大连汉信,成就了现在的沃森。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挺在理的,可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了没有?大连汉信真的被掏空了吗?掏空了些什么?大连汉信现在还存在吗?只要真正“客观公正”的媒体花点时间调查就能看到整个问题的全部。那就让我带大家看看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首先,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如果大连汉信被当年的沃森高管掏空的话,这公司应该早就破产清算,倒闭走人了吧。可现在大连汉信还活的好好的,有员工400多人,有占地12万平米的新老两个厂区。大连汉信的重组乙肝疫苗是国内二类疫苗销量第一的品种,还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等国(请大家注意,对于国内疫苗企业来说巴基斯坦其实是比印度更重要的市场,这个问题等到以后再详细说)。大连汉信现在有三个主要品种: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已经算得上是国内中上游的疫苗企业了。再看看以下大连汉信生产经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2003年狂犬疫苗车间GMP认证;2004年重组乙肝疫苗车间GMP认证,2005年流感疫苗3期临床,2008年乙肝疫苗出口巴基斯坦。而2002年到2008年6月期间,这是沃森主要高管李云春、陈二佳 、刘红岩在兼任大连汉信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职务。这前后一对比,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连汉信现在的三个主打品种,都是沃森高管任职期间弄出来的东东。这三个疫苗可不是“天上掉了个林妹妹”,掉到大连汉信去的。
今天最后说个消息。卫生部从5月份起将在全国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以了解我国疫苗接种情况,就像我前面说的2007版的扩大免疫规划目标已经完成了,卫生部总该了解总结一下以后几年的工作吧。具体工作安排是5、6月份各省自查,7、8月份国家抽查。卫生部相关人士还透露,正在认真论证引入与研发发达国家开始采用的水痘、HIB、IPV、肺炎、轮状病毒、HPV病毒等疫苗。
18、前面的话题扯远了。今天上班前再和大家说说最近的事情。也就是大家很关心的1-4月份的疫苗批签发情况。汇总1-4月批签发数据后就能够发现大多数产品的批签发总量都有下降。有些厂家甚至1-4月份吃了白板(比如GSK的HIB)。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药典制定者和中检所对于新药典的理解不同,导致企业送检产品时更加谨慎,中检所的批签也更加严格。研究过新药典就可以明白,2010版药典中对疫苗中抗生素、防腐剂等含量标准的提高,甚至超过了国外标准。含有抗生素的疫苗(比如GSK的麻腮风疫苗)只能退市。某些企业的产品中防腐剂含量超标也需要补充申请。重新注册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补充申请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这还不算完,因为新GMP要求已经批准上市的产品,必须在13年12月底前达标,新申请上市的产品必须立刻达到标准。已经有生产线的厂家必须改造生产线,然后重新申请GMP认证,这花费的时间就不是一点两点了。还请大家注意,咱们国家的药典最近已经快做到5年一更新了,等某些厂家憋足了劲满足这次的药典要求时,2015版更高标准的药典门槛又会摆在他们的面前。说到底,国家对儿童疫苗质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提高(从这次新药典中就能看出来),走低价、低品质路线的疫苗企业必定会被淘汰。
|
后一篇:东阿阿胶:东阿归来话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