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监局再推处方药转OTC名单 双跨品种争议依旧

(2011-08-28 17:02: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信息源泉(大盘及医疗资讯根据

自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重开处方药转OTC大门后,日前又有新一批品种被允许从处方药变身为非处方药。由于此前,国家对处方药转非处方药的审批程序已中止近三年。业内普遍将国家药监局此次再度推出处方药转OTC名单,视为此项工作步入常态化的标志。

部分药品可借此“起死回生”

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名单显示,此次被允许“处转非”的共有48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8种、中成药40种。因处方药转OTC意味着消费者无需再凭医生处方,直接就可到药店购得这上述48种药品,满足部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处方药成功转成OTC,对部分药企而言,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一些原本没有中标或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处方药在转为非处方药后可借此“起死回生”。

“处转非”销售或放量增长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认为,业界对于“处转非”尤其是“双跨品种”(既是处方药又是OTC的药物)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化学药方面,处方药转OTC在国外较为成熟,但在中药方面,很多国内企业则是希望继续保留双跨。当然,业内也有意见认为,‘双跨品种’的存在不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目前各方尚未就此达成一致意见。”白慧良如是说。

据南都记者了解,事实上,业内外对于“处转非”的争议,早已超出“双跨问题”范畴。由于涉及医保报销、自我药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且存在诸多现实的利益纠葛,此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

以本次被转成非处方药的48个品种为例,这些品种全部为医保用药,其中,医保甲类医保用药(百分之百报销)的品种更是多达40种。而这些药物一旦变身为非处方药,其销售极有可能出现放量,而由此产生的费用将由医保为之埋单。

 

48种处方药“转非”

  治伤软膏、解毒止泻片、三七片、定坤丹(水蜜丸)、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复方感冒灵片、肠康胶囊、妇炎净片、骨友灵巴布膏、京制牛黄解毒片、复方大青叶合剂、双料喉风含片、固本益肠片、健脾安神合剂、铁棒锤止痛膏、眠安宁口服液、消炎止咳胶囊、活血风湿膏、复方两面针含片、山腊梅叶颗粒、明泽胶囊、痛经宁胶囊、抗菌消炎胶囊、银黄清肺胶囊、蟹黄肤宁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