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搜狐新闻频道直播间,我是主持人、新闻中心记者李风岸。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先生。闫总,您好!
闫希军: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据我们所知,今年是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的第一天,今年的两会又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您作为人大代表对这次两会的议案和建议主要有哪些?
闫希军:全国两会的召开,作为“人民代表”应该代表人民的意志、意愿和相关人民群众的热点问题来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同时也是议国事,通过参政议政能够把中央、国家与人民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为当地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也作为医药行业的代表,所以我更关注的是民计民生、用药安全和健康相关的话题。
我这次重点带来的一些建议、一些立案,主要是围绕着我长期以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研究。比如我提到了国家应该建立全民健康法,把全民健康法列入议事日程。为什么这样提呢?我们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虽然有食品药品法,但现在看来这条法规在直接管理产品方面还远远不够,所以需要要全方位、系统化地通过全面的呵护来管理人民群众的健康。这样才能整体从大健康的理念上着手,所以我提出通过健康立法。
主持人:之前的两会对民生问题关注得特别多,但是似乎疏漏了我国国民在亚健康方面的问题。您认为政府在这样的事情当中应该做哪些引导作用?
闫希军:一个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另外就是通过政府的措施来保障,我这一次还提到了中国应该从新生儿建立档案做起。从此以后我们中国人应该有两份档案:一个是健康档案,再一个就是人事档案。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我们的计划生育委员会,覆盖在全国,包括每一个村都有接生站,这样令我们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计划生育网络,能够把新生儿的健康筛查,将档案建立起来。
为什么从新生儿建立起呢?一个人出生以后,跟母亲通过分娩,然后分辨新生儿和母亲胎盘分离的时候,留下脐带,这个脐带血就可以通过留一滴血筛查出50多种疾病,从而把原始的健康档案建立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国家疾病谱的调查、流行病的调查和先天性疾病的调查,对我们国家人口疾病普查制定防病的方案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主持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将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借力国家来扶植政策?
闫希军:一个是从经济角度,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提出的“十二五”规划被列入重点发展扶植的产业,最能拉动内需、增加经济总量。
另外,我们国家从人文关怀的战略出发,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这一次的人口普查显示已经达到13.4亿。我们要有自己的药物研究、药物生产和药物产业的发展才能保证我们中国的大国人群身体健康和保障体系。如果这么大一个国家只靠进口药品来维持我们的国民的健康,那是远远不够的。
再一个就是通过医药生产和研发来进行扶植。我们国家确定了新药创制的重大专项以推动新药研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我们自身优化提升的过程来加强国际竞争力,这样才能把中国真正打造成制药强国。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天士力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明星产品,就是复方丹参滴丸。它在2010年就已经率先完成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请问现在第三期的准备进展如何?
闫希军:我们天士力在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引领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研究方法和工具的转变,最后通过了美国FDA二期临床的验证。
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加大三期临床的推进工作。三期临床涉及到的国家多、人群大,从北美到欧洲,从二期临床15个中心到三期临床大体要50个中心,跨度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要求的标准就更高。所以要通过三期临床,应该说是对我们天士力、乃至对中国企业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等于是把几千年的传统中药,在世界上最高的标准下去认证,以最严格的法律去批准,那么就等于是在挑战标准极限。这就像体育挑战极限一样,它也是一个挑战极限。
主持人:您能否从企业角度谈一下,比如现在中医药进入到国际化进程中,作为企业应当如何提升中医药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呢?
闫希军:我们中药的产品竞争力要提升就是要走国际化路径,关键在于锻炼一批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转化传统中药的人才队伍,使之能通过渗透在质量控制、生产过程,包括国际申报、国际研究各个领域里面。一个产品的研发要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审批,直到最终上市,就会带动我们未来一大批中药都能够按照这个程序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的中医药不仅要对中国人做好医疗保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中药还要走出去,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医学舞台和大防病治病的事业当中去。我们一直沉睡了几千年关于“中国的中医药就是中国人拥有中国人保障健康”的观念需要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打造全球共同的医学目标。
主持人: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鼓励让名老中医开办诊所,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闫希军:我觉得北京市政府卫生机关这种倡导都是非常好的,中医药本来就跟人民群众联系紧密,走街串巷的医疗技术,通过中医药治疗走入了家庭。后来慢慢疏远了,中医药进医院,民间中医药发展就变得薄弱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了分类指导的标准,对于哪些是传统中医药,哪些是现代中医药,都提出应该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传统的中医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能够发挥它的家庭医生和床头医生这种作用,同时体现我们中医药本身的价值赋予人文化的、非常强的一个医术,“望闻问切”便是人文文化的发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