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核心竞争力”解剖---汤臣倍健分析(四)
(2011-03-02 20:10: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黑球大帝每日收评 |
膳食营养补充行业,在中国大陆发展起来,也只有短短10几年时间,虽然在国外有几十年历史但对于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前期的教育全凭安利一家企业发展起来;所以安利做到行业老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单单从品牌知名度来讲,汤臣要走的路确实还很长,但也可以看出公司努力打造知名品牌的决心和信心,不然也不会花巨资进行品牌建设之路,请明星代言扩大知名度。但投资者需要细察的是,汤臣没有片面追求广告效应的猛烈性,而是采取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子,比如规定投入销售收入的10%进行推广。所以你现在问回旁边10个人,估计有9个人不清楚汤臣是做什么的,或者说有在使用这些保健品;当你听到这些消息不要感到绝望。另外再加上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科学逻辑,让普通大众需要一定的时间教育并接受;
汤臣价格不菲属于中高端保健品推广时间不长,此点东阿阿胶截然不同。阿胶有上千年的历史,再加上中国中药保健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不断提价中导致低端消费者退出阿胶消费市场但也毫不掩饰阿胶的品牌知名度。
汤臣倍健“伪核心竞争力”分析
我不敢用“护城河”字眼来形容汤臣倍健,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中,汤臣没有垄断性优势;众多品牌起点类似,除了安利“独孤求败”外。从公司包装上司时所宣称的所谓核心竞争力,我认同理财周报记者所驳斥的观点一样:汤臣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原料优势,专利优势。这个根本不存在什么壁垒不壁垒。大家都既拥有降三高的保健食品,也有丰胸的产品,大同小异。关键靠推广,所以投资者需要考虑清楚,如果你寻找确定性非常高的投资对像,汤臣你可能分析一圈下来后发现,不确定性的因素占80%,确定性的东西实在不多。所以稳健型投资者应该避免的。
而且如果你实地考察了汤臣倍健销售的产品时,你会绝望的发现,他的竞争对手同样也是这样宣称的。比如汤臣讲自己的葛根原料来看泰国,全球第一个发现的,而“康力”也宣称是从泰国深山老林里发现了这个丰胸原料。我清楚的记得我在药店看到这个宣传资料时,那郁闷的表情溢于言表以致于导购员认为我当初非常痛苦,很关切的问我是否走错地方应是去“胃药专柜”。
持续竞争力分析
前面说了这么多悲观的看法,我为什么还是建仓了呢?
其背景是当初有些非常有利的因素导致我决定介入,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介入的时机没把握好;给予了过高的估值虽在后期补仓削低了成本但从战术层面上需要检讨自己。其实前期有单独一篇文章有介绍汤臣为何自建生产线,这一举措不能单纯说是提高毛利这么简单。对于保健品,建品牌易,毁品牌只需三天,太多的历史证明了这一铁律。远期的三株,近期的尼美舒利。所以自建生产线是百利而无一弊的。这对维持品牌的美誉度是至关重要的。品牌知名度的建立,当然可取但如果没有回头客,顾客没有产生粘性,一切都是白搭,所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品牌美誉度的法宝之一;再加上贴心的服务想赶走顾客都不容易。
成长因子---网点扩张
因为朝阳产业,新“生”产业,众多品牌都在跑马圈地之中,汤臣截止到现在据可查资料其销售网络应是达到13000个点,比上市之初招股说明书介绍的9000多个增加了45%左右;而这是在半年的时间取得的成果是值得可喜可贺的。照此推算2012达到20000个点,问题应是不太大;再加上上市的效应致使品牌知名度提升及姚明代言带来明星效应将有利于更加网络扩张。而网点的扩张带来的销量增加是确定性的。
成长因子---品牌升级
众多品牌并没有拉开产品差异化路线,采取的销售手段,原料采摘,技术优势大同小异;但汤臣倍健利用募集来的巨资先人一手,构筑品牌形象这对竞争对手是一沉重的打击。品牌形象的高端化,知名化,反促汤臣销售量的提升。从去年8月姚明代言的明星效应来看从年报并未显现,更多的应是体现在2011上,故维持2011的高成长是值得期待的。此点应是在第一季度报可以验证。
汤臣倍健分析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799f50100pz3b.html
汤臣倍健分析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799f50100nxga.html
汤臣倍健分析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799f50100no0t.html
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价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