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 西安回民街 )
原定2月12日早晨7点起飞的飞机,因为西安有雾,推迟了1个多小时才飞,12点20坐上机场大巴,到达钟楼一点多了,找到宾馆,安顿好已经是下午2点了。
你可千万别佩服我的记性,这都是微博的功劳,当日的只言片语唤起了我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点没错!爱上你了——微信,微博!
再插播一下,弟弟那天用不屑一顾的口气对我说:怎么你还微信,微博都玩啊?
哈!他很鄙视我没事儿就左拍拍右拍拍的,但这是我的爱好,说明我爱生活,切!爱说啥就说啥,我拍我的,我乐呵我滴!
说起博客,微博和微信,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事儿,我这三个地儿,都是不同的圈子。博客上是相识多年的老博友,大家在一起写博多年,是最最熟悉的陌生人,每次出去旅行都会想想当地有谁,我又可以见到谁。就说这一次,本来没啥熟悉的网友,结果还和词妈遇见了,呵呵,世界就是这么小。
微博上是去年在沈阳见的莫妈,三妈的网友,就那次见面后我们就经常在微博上互动了。在大家都轰轰烈烈玩微博的时候,我是抵制它的,就那么几个字,能说明白啥?要写就写透,但自从换了手机,对微博一发不可收拾了,爱得死心塌地。
微信上以同学居多,其次是同事,还有儿子的老师和同学家长,都是身边最熟悉的人,不熟悉,不互动的我都删掉了。
因为圈子不同,发的内容自然也是不同的,话可不能乱说。哈哈,貌似很懂事哈!
额,好像跑题了,赶紧拉回来。
原计划的陕博是去不了了,回民街就在附近,早晨起得太早了,只用了一碗泡面充饥,现在已是饥肠辘辘了,守着美食街,可不能对不起自己啊!
我觉得吧,旅行功课做得再好,也不如亲身实践,尤其对我这个不分东西的人来说,什么什么街什么门牌号都没有用,出了门我就会说向左走,向右走。
按照服务生的指路说明,我们得走10分8分的才能到回民街,可我们只走了两三分钟就看见了传说中的回民街。人啊,一下子冒了出来,因为是大年初三,街上人挨人,人挤人的,热闹非凡。
艾玛!我一下子激动起来了,在网络上看到的各色美食都跳了出来!老公,老公,烤面筋!老公,老公,镜糕,镜糕!哎呀,那边还有脆皮香蕉,羊肉串,这边还有……
淡定,淡定,老公带着笑容安慰我说:媳妇,别急,慢慢来,咱还有好几天呢,慢慢吃啊!
那哪行啊,那也不是我的风格啊!味蕾都被唤起,哪容得“慢慢”二字!要吃就吃个痛快……
这下子管不住自己的嘴了,真管不住了,用老公的话说,这一天真吃乱套了,一会儿热,一会冷,一会儿粘,一会儿甜,一会儿辣,一会儿酸……乱了,乱了彻底乱了。一边走一边吃,一边吃,一边走,腿累了,嘴也累了!
那好吧,回宾馆歇一会儿吧!三个人意见一致,回家。休息了两个小时,我们三个互相看了一眼,从眼神中读出了相同的内容——回民街,走起!
我一边走,一边和老公说:我们走的方向好像不对,为啥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名店我们都没看到呢?这一次,咱们换个方向。
换个方向就看到了很多攻略中多次出现的店铺。艾玛,艾玛,都晚上7点多,有名气的店面门前站在长队。老公说:媳妇,人多的地儿,肯定好吃,咱也去!
说着,他站到了“贾三”家腊肉夹馍的队伍里。我这个人吧,就爱凑热闹,我呢,拉着儿子站到了“贾三”家进店的队伍里。呼呼,人挺多,但没一会儿也进店了。老公不淡定了,队伍也不排了,跟着我们也进来了。
吃点啥好呢?店名是“贾三灌汤包”,那灌汤包就是招牌菜,这个一定得点。保守地点了一屉牛肉的,足等了半个小时,五层饭店人满满的。吃了两碗粥,五个肉串,两杯酸梅汤,一碗凉面,花了50元左右。
提起这包子,多说两句。临行前在攻略里看包子是一屉10个,10元钱。现在是一屉8个,16元,呵呵,价格涨了一半,我对比了一下,价格上涨幅度都是这样的。
通过几日对回民街的考察,最好吃的还是贾三家,八宝甜稀饭,酸梅汤,腊肉夹馍,甄糕……好吃的挺多的。当天吃过晚饭,我们就说好了,第二天早晨还吃“贾三”。
儿子是个不淡定的娃,吃啥就愿意吃透,他总觉得我虐待他,不舍得给他买,撅着大嘴说:灌汤包不够吃,我自己就能吃三四屉,可你一共才买了两屉!
再怎么的我也是亲妈啊,哪受得了孩子这么说我!第三天早晨,他自己吃了一个腊肉夹馍,我又单独给他点了两屉,我告诉他:吃了了,我再买!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他不可能吃掉4屉。
哈!让我言中了,两屉16个,吃了14个,他就说吃不下了。本来,我和老公很饱了,但也赞助了一下。这顿饭的后果就是他在看到灌汤包就觉得难受,再也吃不下了。这破孩子,非得吃顶住才罢休。
回民街里叫上名字的,我们基本都尝了,前几天是乐在其中,后几天是愁在其中,真不知道吃啥了。我的胃对面食开始抗拒了。那日从碑林出来,吃了一个烤面筋后就开始哇哇大吐,半夜胃疼得都睡不着觉,这下子,对回民街再也爱不起来了。
儿子在去了大唐芙蓉园之后发烧了,他只要闻到回民街汤汤水水的味儿都觉得恶心,去都不敢去了。他说,就是考大学也不来西安,西安不是他的菜!哈哈,瞧这高度。
后来几日,我们找到了一个做炒菜米饭的餐厅,才算是慢慢好转,北方人的胃啊,就适合吃北方食品。
回民街的美食基本上都是第一天拍的,后几天再去,相机我都不拿了。上图,看图说话!
从左至右依次为:1、煎豆腐(每份5元)儿子连吃了两份;2、豌豆黄,一小份2元,一口就没,但尝尝就行;
3、西安随处可见的冰糖雪梨,每杯5元;4、鲜榨石榴汁每杯6元;
5、炒凉粉,这个就是拍拍,没尝;6、锅盔每个5元;
7、这个是在做什么糕,没吃;8、盛家凉皮每份6元,这家门前也是排着长队,我凑了个热闹,介绍说很好吃,但我只吃了几口就放弃了,没觉得哪好吃。

1、炒粉,没吃;2、肉串羊肉串每串10元,吃着挺过瘾的;
3、当地著名的冰峰汽水,每瓶3元,用儿子的话说就是兑了水的芬达;4、这个好吃,各种味道的小饼,每个0.5角,什么也不就,就那么干嚼都好吃;
5、6各色小点心;8,冰糖雪梨

1,2不同孙家老店的羊肉泡馍,优质的,每份30元,我们三个一直认为太咸,是不是期望值太高?没觉得好吃啊!好友在微博上建议我去老米家,但老公也不想再吃了,我呢,更是对这东西不感冒,吃一口就行,倒是配羊肉泡馍的甜蒜还挺好吃的;
3、4
狗头枣和核桃;5、贾三家的凉皮6元;
6、烤面筋,每串3元,有的烤肉店里卖5元,味道都差不多。本来我很喜欢吃烤面筋的,但在书院门外吃了一个后狂吐不止,胃疼了好几日,看了攻略说有的辣椒面里兑了碱,很伤胃,估计我吃的那个就含碱;
7、传说中的油茶麻花,每份6元,麻花只有两根。吃之前,我们还觉得不够吃,吃上发现要一份真明智!油茶不是我想象中的甜的,而是咸的,麻花也没俺婆婆炸的好吃。
8、胡辣汤,每碗6元,送个馍。这个我也是只尝了一口,黏黏糊糊的,不知道好吃在哪。

1、儿子每次看到这个醒目的招牌都会感慨,这字儿也太难写了!今个儿我坏笑地对他说:等你以后有孩子,我就给他起名杨biang-biang。你说,他写名字的时候能哭不?我俩大笑,我去•﹏•
2、3、4“红红酸菜炒米”店,酸菜炒米,就是酸菜炒饭,和老公合吃了一碗,这家不需要自己点菜,而是店家用托盘端来,你喜欢什么就留下什么,吃完饭再买单。我要来10个麻辣涮肚,2个干豆腐,喝了杯酸梅汤,共30元。
5、儿子坐在我身边看电视呢,我让他看看这是不是油泼面,他的回答是:不能看,想想都恶心。呵呵,当初他吃的时候挺香的啊,他现在只要想,就觉得油乎乎的,腻歪歪的。

回民街里一个叫“巴郎”的小店,有点像鼓浪屿上的“火柴天堂”
桂花糕,好像2元
一片。

这个蜂蜜凉糕挺好吃的,每份6元,这个夏天吃凉凉的,甜甜的一定很棒!

贾三家。

镜糕,每个3元

在吃第二份的煎豆腐

柿子饼,每个2元,口味挺多的,但太油了,我和老公合吃了一个

在吃蜂蜜凉糕呢

我们找了一条胡同钻了进去,准备绕到前面那条街


走着走着,不知道怎么就进到了这里,香火挺旺盛的

这牌坊上的字挺有趣的



钟楼的地下通道

夜幕下的回民街


贾三和红红炒米家的酸梅汤最好喝,3元一杯

麻酱凉皮,一家不出名的小店,很难吃,在回民街,你找人多的店进,没错

八点多了,贾三家门前还排着队


在回民街的老字号“全盛斋”买了几包点心,怕挤碎了,这一路上我们三个分头抱着。店里的服务员都是回族的女孩,打包的女孩面容清秀,干活麻利,她一边打包一边和我聊天,我以为她也就20岁,谁知她都已经32岁,是个6岁孩子的妈妈了。我很惊讶,问她是怎么保养的?她想了一下说:人,还得有信仰!

店家送了这个可爱的小蛇玩具给我,超喜欢


陕西的手工小毛驴,我问店家,为什么西安到处能看见这样的玩具?店家说这个是陕西人的象征,性格倔强,吃苦耐劳。
买了几个回家,2013,我要驴,我要驴。


儿子的爱物——兵马俑

下一集,我们一起去陕博!敬请期待!
儿子的西安游记:
西安行:从回民街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