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2辽宁高考作文题:人应藏在音乐背后
(2012-06-09 10:28:17)
标签:
育儿高考解读作文 |
分类: 转来转去 |
来源:华商晨报
沈阳二中语文组组长于宝山:
“作文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对于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沈阳名师、沈阳语文组组长于宝山认为还是相对好写一些,只要能正确理解音乐家说的“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作文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于宝山说,这段材料作文给了很多方面来印证主题——第一个是衣着朴素来对应的是衣着华丽,第二个是音乐家说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第三则是有人感叹人生中许多事都是这样。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这就是材料中的衣着华丽,而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于宝山说,人不应该追求那些“虚的、表面的东西”,而应该追求的是像音乐一样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接触社会不多,想得高分作文很难。”于宝山分析,想得高分首先得有观点和看法,其次是得关注社会才行。如果能引用紧贴主题的社会热点,相信分数会很高。
但有考生分析后认为,音乐家应该穿好一点儿,这样才是尊重观众。于宝山说,这样理解也可以,但和主题有出入,衣着朴素并非衣着破烂,另外“有人感叹人生中许多事是这样”印证了主题。
问题一:“人应隐藏于音乐背后”,你怎么看待这位女音乐家的观点?
胡海泉:艺术呈现方式没有绝对,所以也不应该分对错。材料中这位音乐家的观点,正是体现了她对这门艺术的尊重,但绝对不能代表所有音乐人、艺术家的观点。穿着朴素也许是为了烘托某一类型音乐的呈现,而华丽的装扮也有可能是为了与音乐本身的气质相匹配。
包小柏:这个观点太过极端了,为什么人要隐藏于音乐的背后?人要是需要隐没于音乐的背后,何必还需要登台演出?直接出CD就好了嘛!这都是偏执观点。音乐可以代表一个人,但绝不能代替一个人。
陈思思:我尊重这个音乐家。其实音乐是魂,演奏者是体,最好的艺术应该是魂和体的统一,视听享受也很重要。比如5月20日我在香港举办的演唱会“我爱你香港”,舞台灯光服饰都很美,这些东西并不能掩盖我的歌声,反而两者是相得益彰的。
游鸿明:隐没在音乐背后,应该指的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经营一些表面的东西上,我觉得这位音乐家说的是对的,做任何事情,包括做音乐,都应该是这样。
刘心:这位音乐家会这么做,是把音乐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想让其他任何的因素干扰到她的音乐。人隐藏于音乐背后,是真正艺术家的做法,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问题二:如果是你,你会像这位女音乐家那样做吗?
胡海泉:我会根据表演场地以及表演本身所要传达的氛围来选择服装。就像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演出上,我和羽凡都穿得比较轻松。因为当天的我们需要跟几百人的大学生合唱团一起,在外国领导人面前表现中国青年人积极向上、活泼阳光的一面,如果西装革履出现在舞台上,就会有些奇怪。
包小柏:我不会像她这么做,我要是真认为人应该隐没于音乐背后,那我干脆就不登台,甚至让人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陈思思:不会。内在美和形式美应该是统一的。对于音乐而言,除去歌唱技巧、服饰灯光之外,歌者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和成龙大哥合作了一首新歌《天天月圆》,他情感很投入,独有的成式唱腔辨识度也很高,我觉得有时候唱歌感情投入要比歌唱技巧更动人。
游鸿明:应该会的,基本上我也是这样做的,用作品说话会比较好,如果你的出发点是人,那你可能只是个艺人,而不是音乐人。
刘心:我是一个流行歌手,无论是音乐还是形象、服装,都要让观众朋友觉得好看有新意。所以我不会像那位艺术家那样做,因为我们的身份不同,不过我也希望有天我可以成为艺术家。
问题三:如果就这些材料写一篇作文的话,你的作文题目会是什么?
胡海泉:《艺术中没有绝对》。
包小柏: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也不能离开人。我曾经发行了一本书叫《包装秘籍》,如果根据这些材料写一篇作文,我想还会用这个书名作为标题,但是内容会不一样。
陈思思:《艺术的至高境界是魂与体的完美统一》。
游鸿明:这个我一时真的想不到,离那个考试的年代很远了,很久没有考过试了。
刘心:《隐没于音乐背后的流行音乐工作者,你们还好吗?》。
我省作文连续五年关注社会、人生
于宝山说:“2008年高考作文关注价值观,2009年是明星代言,2010年是得与失,2011年是敢于说真话,今年还是价值观。几位省重点高中的资深语文老师也表示,从2008年开始,我省的材料作文反映的方向都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