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oot.ci123.com/images/pic/1014/1a2bdfec880a22077f9c52c2fa58ad2e.png
上周四,我们全校去了位于龙之梦广场的辛巴达欢乐城堡。这是一家新落户沈阳的大型室内游乐场所,还不错。今年的春游,我给一年三班做副班,协助小翟老师管理小娃娃们。给一波同学拍照的想法破灭,为此我有些遗憾,他却欢呼雀跃。他扬言,今年的春游,我们各走各的,互不认识。
虽说游戏设施很多,但走来走去,我和儿子也总有碰面的时候,明明我们娘俩可以同时玩某个游戏,可这小子竟然避开我,对我的问话也是问一答十。可恶的小子!
这小子遗传了他老爸的基因,对转圈圈一类的游戏项目统统敬而远之。但孩子们在在一起玩就爱凑热闹,禁不起忽悠,看着大家都去玩,他的心也自然是痒痒的。
就说刚才那一幕吧!我们同时玩了一个翻转360度的游戏后,孩子们一起涌向了类似过山车的游戏。这是一个同时能做4个人的小车,在高低起伏的轨道上时而急速前行,时而缓慢爬坡,正当我们享受刺激之时,车子突然疯狂俯冲并高速自转。疯了,疯了,简直是疯了,我好不容易熬到了终点,踉踉跄跄地走下器械,刚才那神采飞扬的样子荡然无存,一屁股坐在椅上开始干呕,这对于我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儿子感觉怎样?还没等我和他交流,他就随着班级走远了。我又换了一把椅子,继续干呕,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缓过神来。
不放心一波,要知道每次玩这种游戏,他的不适感觉都大于我的。于是打电话给他的班主任,和一波约好在卖冰淇淋的位置集合。儿子说头晕得厉害,很难受,吃了我给他买的冰淇淋后好了很多。
春游结束后,和他一起坐车去上英语课。在公交车上,我针对春游中发生的事儿,和他聊天。
首先,我给他讲了什么是“从众心理”。 比如去年超市里的抢盐事件就是明显的从众心理在作怪。大家都抢盐,造成了缺盐的假象和恐慌,于是不缺盐的人也一定要买点才会安心,这样恶性循环,引发食盐的一度短缺。
春游中,好多孩子看着小兔子,小鸭子很可爱,纷纷掏钱购买,你买我也买,明明不需要也跟着买,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
还有的就是大家都抢着去玩某项游戏,你明明不想玩,但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禁不住大家的怂恿,怕别人笑你是胆小鬼。于是也跟着去玩,这也是从众心理。有些同学身体素质好,喜欢玩刺激的游戏,越刺激越兴奋,玩了几次还不觉过瘾,而有些人玩转圈圈类的游戏会难受,比如你!这游戏带给你的就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年轻人在一起为啥爱容易出事儿?都是荷尔蒙在作怪,都是自尊心在作怪,受不了别人的嘲讽和讥笑,头脑一热就做了出格的事儿。事后知道后悔、补救都晚了。这时候,你一定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为某句同学的玩笑而涉险,有些时候必须要学会示弱。
儿子昨晚在整理东西时,把月票卡随手放在了书包最前面的拉链中,同放的还有纸巾和湿巾等小物件。看着儿子乱乱的包包,要不是我嘱咐他,到了学校一定要把月票卡转移到书包内侧不常用的小袋子里,估计也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
春游中五年级某班的男孩书包丢失,那孩子因为书包里的30多元钱和诸多好吃的都没了,伤心得不得了。直到春游结束,这个男孩儿也没能找到丢失的包包。
外出游玩,一定要把包包和大家的存放在一起,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
还有一个月,儿子就小学毕业了,面对长大的他,我总有N多个不放心,于是在每一个合适的时机里和他聊天,帮着他分析发生的事儿,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总希望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少留一些遗憾。老话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我算是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儿子的最新习作:
春游中的那些搞笑事
由“三国杀”引出的“三国”故事
古诗文检查那些事
那些年,他喜欢过的女孩儿
PSP更新记
一波三顾的《复仇者联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