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2011-09-13 19:42:18)
标签:

育儿

杭州

西湖

亲子游

五年级暑假

11岁

分类: 读山观海品自然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楼外楼)

 

 http://foot.ci123.com/images/pic/1014/1a2bdfec880a22077f9c52c2fa58ad2e.png

 

    从九溪烟树回来后我们来到了江南行的最后一个去处——西湖。儿子在简史课上听老师描述西湖后对这里充满了向往,我也是如此。95年曾经去南京听课学习,沿路去了无锡、苏州和上海,杭州没去成,也是一个遗憾。让无数文人墨客赞美过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跋山涉水,终于来了!

 

    临行前在网上查找的资料: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水面面积约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苏堤和白提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风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风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衅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中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西湖的十大景观:西湖十大景点有: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锋夕照、苏堤春晓、南屏晚钟、花港观鱼和曲院荷风。

   我们在岳王庙附近登上游船游览了三潭映月和花港观鱼。又乘坐环湖电瓶车游览了苏堤、断桥残雪、平湖秋月,远观了雷峰夕照。

 

    在楼外楼吃过晚饭后我们乘坐单桨船游西湖,我们四个在船上把有关西湖的诗词啊,歌曲啊唱了个遍。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梅地亚酒店。我躺在床上对一波说: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波说:妈妈,这好像是贬义诗啊。

    呵呵,我说不管褒义还是贬义,反正能体现我现在的心情。

    他说:是啊,旅游真好,我一点儿也不想家。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打车直奔曲院风荷。一眼望不到头的荷花已经谢了,我有点遗憾,这要是六月来,景色得多美啊。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赏,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在大游船上拍到的景色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鉴湖女侠秋瑾的墓也在西湖边,我们乘坐电瓶车的时候看到了。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武松之墓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雷峰塔,看着它,我和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论雷锋塔的倒掉。呵呵,鲁迅对我们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三潭映月中的一潭。一元纸币的背面景色就是三潭映月。可惜,我换了几个角度都没拍全。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胜似仙境的著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瞧一波同学腿上的大红包,呵呵,是桐乡留给我们的记忆。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小子被我拍烦了,我哄他开心,让他拍我。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昕昕买的小扇子,很淑女的。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一波同学的大蒲扇,呵呵,一大一小,男女孩的特点暴露无遗。这小子最喜欢扇子上的那首《忆江南》,一边走一边扇,学着古人的样子迈方步。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花港观鱼,鱼就是多啊。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就为了看他老人家,我们来的杭州。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这几张照片是我坐在电瓶车上拍的。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江南行十四:寻古迹游西湖


 

 

我的江南行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