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foot.ci123.com/images/pic/1014/1a2bdfec880a22077f9c52c2fa58ad2e.png
在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当中孩子们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了,动画的、漫画的、戏说的、真人的……五花八门充斥着孩子们的眼球。
记得前几年我负责招一年级新生时还问过孩子们:《西游记》里面你最喜欢谁?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小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不管会不会背古诗,能不能唱歌谣,提起这个话题都能侃上几句。
对于儿子来说四部书中最不熟悉的应属《红楼梦》了,家里虽有不同版本的三套书,但没有一个能吸引他的,用他的话讲这书是给女孩儿看的,讲的都是爱情故事,不适合我们小孩子读,尤其是男孩子。嘿嘿,听着他略显成熟的“演说”,我觉得也有一点点的道理。我上初中开始读金庸、古龙、梁羽生,读师范的三年里读琼瑶、岑凯伦,上班后才开始读《红楼梦》,虽然读得晚,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当年还特意找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摘抄其中的人物判词和诗词,那份执着和认真现在想想都佩服自己。
看着厚厚的如同字典一样的《红楼梦》指望着儿子主动阅读,那除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怎么着也得对其了解个一二吧,本着普及的思想,我给他选了这本浓缩版的。每天睡前读个一回半回的,用了1个多月就读完了。
说实话我挺害怕给儿子读原版《红楼梦》的,倒不是因为篇幅长,而是因为对其中的一些带有“色彩”的句段篇章不知道怎么给儿子讲解,毕竟好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好多东西也不太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了解的。读这个简本的时候,这些东西统统被删掉了,我的顾虑一点都没有了。这本书中每一页的旁边都有作者的分析和讲解,对孩子理解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
写到这儿想起了读书时的几件事——
他们是什么关系?
给儿子讲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关系着实费了一番口舌。我说宝玉和黛玉是姑舅亲。刚说这个词,他就瞪着眼睛看着我,啥是姑舅亲?
比如你和你姑姑的女儿佳琦就是姑舅亲,你要是宝玉,她就是黛玉。
哦,是这样的啊。
你认为黛玉能嫁给宝玉吗?就像你能娶佳琦妹妹做老婆吗?
哎呀,那可不能,我可不想娶佳琦妹妹。
哈哈,就是你想娶那也不行,因为你们是近亲,我国的法律规定近亲是不能结婚的,他们生出来的孩子有可能是傻子。
啊?那黛玉还想嫁给宝玉!
古代的时候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这叫“亲上加亲”。
因为一波有姑姑,姑舅亲解释起来还不费劲,宝玉和宝钗,我不得不把表姐家的乐乐也算上了,还好他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波葬花
我这个人向来没什么正形的,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根据人物的特点或作忸怩态,或作豪放态,读到情浓时手舞足蹈地给他唱上一段,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吧,一波每晚一定要拉着我读书,说什么不听读书睡不着。哈,我就受不了糖衣炮弹,读就读吧。
那天读到《黛玉葬花》这一章节的时候,我给他唱了其中的几句,还着力渲染了黛玉由悲花而为自己感伤的情怀,这情节他记住了。上周我和他在小区里看桃花,他竟然笑嘻嘻地在树荫下用脚刨坑,一边刨一边说:我也来个一波葬花。
与电视剧相结合
为了加深他对《红楼梦》的印象,我还在网上查找了老版的《红楼梦》,他没看几眼就说太难看了,说怎么用大人来演十几岁的孩子呢?
我苦笑着看着他说:就是这些大人,为了演好《红楼梦》封闭训练了好长时间,古代女子可不是人人都能演好的,那个年代离我们太远了。
他又说,我还是听你读吧,演员不好看。
我当年看《红楼梦》的时候觉得挺好看的啊,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地看,怎么到他眼里就不好看了呢?这是不是代沟呢?但新版的我从心里排斥,更谈不上推荐给他看了。
宝黛体
最近网络上盛行“宝黛体”,那天在晨报上读到几段文字,我和儿子大笑不已,这小子对宝黛初逢一段有印象,看着网友们的调侃,哈哈大笑。
微博认证版: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开微博?黛玉道:“不曾开,只上过一年饭否,用了几日新浪微博。”
宝玉又道:“妹妹id是哪几个字?”黛玉便说了。又道:“可也有V没有?”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V,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加V是件罕事,岂能人人有V的。”
油价版: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有车?”黛玉道:“不曾有,只玩过一年摩托。”宝玉又道:“妹妹那时加的是什么油?”黛玉便说了。又道:“可赶上调价?”黛玉便忖度着因他一定是赶上过,故问我有也无,因答:我没有,想来那是件罕事,岂能人人都赶上的。
今天去课外班接一波放学,正巧听到老师考孩子们有关《红楼梦》的一些问题,听着孩子们的对答如流,我暗自庆幸,幸好及时给儿子普及了相关的知识,他不至于哑口无言。
上几张儿子写读书笔记童眼看红楼(我的阅读笔记)时的照片——









正在思考这一篇的读后感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儿子的最新习作:
班级趣事多 老师几多愁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写在《笑傲江湖》里的精灵故事
写在《笑傲江湖》里的家乡介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