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你是啥样的妈?

(2010-12-06 10:18:15)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来转去
原文地址:你是啥样的妈?作者:见字如面

推妈:这个来源于英文的push一词,推妈就是那种成天盯着孩子学业,课外兴趣班的妈妈,不停的推着孩子往前走。


羊妈:放羊式的放养教育,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成长的过程中该学什么了,通俗的来讲就是尽情的玩,到了年纪进了学校自然就会了。

 

在一位妈妈的博文里看到“推妈”(推妈心得点滴)这个词,很高兴,这位妈妈和我有同样的名字也叫“虫妈”哈。不过,是位正在国外生活的虫妈哦,神奇的网络让我们在博客里相互交流,见字如面啦。

 

我搜索出来关于推妈的相关解释,想了想,我觉得,推妈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一个很形象体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责任心和爱心的词。今天的探讨,也无法绝对地全面说清楚羊妈和推妈哪个更好,因为很多时刻,我们是该放还是该推,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除了我们自己的想法,还有客观条件的影响,那么就仅是简单谈吧。

 

看着羊妈和推妈的定义,我在想,我是个啥样的妈?而来来往往路过我这里的妈妈们,你又是什么样的妈?我们一起来思考下,好么?这也算今天,一个话题对我们这些妈妈们的一次推动。

 

其实我知道,绝大多数的妈妈,心底里都想当羊妈,所以,很重视给与孩子的一个快乐童年,你看,身边多少的妈妈们,一方面挖空心思地给孩子创造条件,引导着孩子玩,鼓励着孩子玩,陪伴着孩子玩。一方面,努力调节着心态,尽量不去完全追随所谓的教育潮流带孩子奔波在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兴趣班,尽量不和那些参加了课外辅导的孩子的成绩比较,即使孩子的成绩没别人好,也能悄悄安慰自己从孩子的快乐上来平衡。。。

 

但是,真的能像放羊般的心态培养孩子吗?估计很多妈妈说,我很想,但没几个妈妈说:我绝对做到了。因为你得想清楚,你是否能做到在别的孩子少些玩耍却在各方面快步走甚至跑着超过你孩子,取得各种耀眼的成绩,你还可以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孩子没心没肺地玩?你是否能承受别的孩子进入了比你孩子好的学校那种心煎?甚至你是否愿意想象,因为你放羊式的培养,孩子并没有自觉从善发展,结果,就是处处落在别人后面?毕竟孩子能自发调整自己成长轨道的还是少数。如果你没有超强的心理承受力接受这些,你就不由转向了推妈的行列,因为做了推妈,至少会让妈妈有个美好的愿景,我的孩子不至于因为没有我的推手,他付出太多成长的代价,浪费太多可以走快的时间。

 

曾经看过有些所谓成功孩子的妈妈,介绍育儿经验时会说,他们没有怎样要求过孩子,也没有给孩子压力和特别的培养,甚至孩子的兴趣班也没怎么去关注,只是任孩子自然成长,我从来不相信他们的话。只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关注、引导和支持,就已经不由进入了推妈的行列。比如你带着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这样的跟进,这样的点滴支持,难道不是一种推的力量?只是,推的过程没有那么紧张和没状态而已。纯粹的羊妈是理想中的妈妈,推妈才是现实中的妈妈。

 

完全的推妈在我身边也不是超多,大多数妈妈,我觉得介于羊妈和推妈这二者之间。也可以说是,心思上,是倾向羊妈,但行动上多是推妈,客观说,就是一个个不同程度推着孩子前进和成长的妈。比较倾向纯粹推妈的,从孩子胎教时,事无巨细地开始推着孩子成长。。如何推,大家尽可以极端想。而一般点的推妈,就是比较领会中庸之道的,既要孩子尽量多些成长中的自由和快乐,同时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利用每个机会,给孩子额外的动力和帮助,但凡孩子有点兴趣有点能力被推着可以走得快点稳点好点,那一般的推妈是有足够多的理由选择不轻易松口气的。这其中还有两种推妈,没技巧的推妈,是闷头推,推哪算哪,或者别人怎么推,她就怎么推,至于推向哪个方向,有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这样的推,有些吃力不讨好。有技巧的推妈,是推推看看再推,会经常调整推的力度和方向,要是孩子有点受不了,比如健康或者情绪,明智有技巧的推妈是会暂时歇歇脚,调整下,看适时情况来决定如何再推,或者只在合适的时刻给孩子推的力量。

 

如果在推一把孩子或许有个进步,不推而任孩子自己发展或许把握不住进步的机会,那对孩子负责人的妈妈们,很少选择把手抱在胸前旁观的。

 

于是,我的结论:不避讳做推妈,但我们要做一个睿智的、有技巧的、有能力的推妈,在推孩子的过程中,适度带点羊妈的味道,能让孩子在被推的过程中,有张有弛地感受我们推的质量。还有,让我们把推的力量不要仅限于孩子的智商学业上,还要更多推动在情商中。这样推,才能让孩子获得全面被推动的力量。

 

让我们再努力点再聪明些吧,能其乐融融地推着我们的宝贝朝前走,努力陪着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也引导孩子可以适当明白妈妈的那一把推力中的希望,尽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和接受自己背后那双温暖的妈妈的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