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12ms.com/mswsign/mswsign.asp?mswid=10237
这篇博文躺在草稿箱里有半年有余,再不拿出来得瑟一下就要长毛喽。
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意思大家都懂,就是说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聪明能干的巧妇尚且如此,刚学写作的孩子没材料写不出作文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没坐过飞机何来坐飞机的感受?没见过牛马,怎么写它们的习性?作文是什么?就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过程。只有在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参与之后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这件事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作为一个好妈妈,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生活中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信手拈来。
小学阶段的作文无外乎这样几方面: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写信、倡议书)写人(同龄的、亲人、老师)写事(难忘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场景(班会、运动会、大队会、一项有趣的游戏……)写景(校园里或公园里一处景物)写物(小动物、植物、静物、水果、蔬菜)还有就是想象作文。
看到这,有的妈妈会惊呼:这么多啊,我该从哪下手呢?不要急,教你一个小窍门,偷偷地翻看孩子的新书做到心中有数,半年的时间里渗透7、8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有人又要说了:为啥是偷偷地瞧呢?咱就光明正大地看呗!要是直白的告诉孩子,我带你去哪玩是为了写xx作文,我带你去哪看是为了写xx作文,那玩乐的兴趣定会丢失一半,但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我以三年级上学期的写一处景物为例,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按照教材的进度学到这一单元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树木花草大多凋零了,如平时缺少观察,写起来将是一件困难的事儿。于是在春天树木刚发芽的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儿子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如叶子的大小,颜色的深浅、枝条的数量等,有时候我也做出感慨的样子,给他灌输一些好词佳句:描写春天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啊;万条垂下绿丝绦啊;描写夏天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描写秋天的——落叶像一群群黄蝴蝶在翩翩起舞;描写冬天的光秃秃的,像一幅古画……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和儿子一起温习几遍。对于树木的高矮,粗细等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如相当于几层楼高啊,几个小朋友能合抱过来等。有了这些资料,写这个作文还不是水到渠成啊!(儿子的博文高大的杨树)
为了孩子有材料可写,有感情可抒,家里面养几盆绿色的植物是很有必要的,哪怕是只养了一盆仙人球。(不起眼的外形和查找到的仙人球的多功能还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呢!)(儿子的博文我家的香水兰)
如果您和我一样对养宠物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散步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招人喜爱的小猫小狗吧,挑一个两个的仔细看看它的外形,再和主人聊聊它的习性,这小动物的作文不就搞定了嘛!(儿子的博文让我又爱又怕的小狗毛毛(发表在华商晨报))
最后说说这个静物怎么写。家里面小闹钟、小摆设一般都会有吧!看看它的外形(颜色、形状、大小)再写写它的功能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那就OK啦!
水果蔬菜都是这个思路,咱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最后再尝一尝,既享了口福又写了作文可谓是一举两得吧!
最后我再啰嗦一句,做事儿的时候让咱的孩儿多说一说,有空的时候让咱的孩儿多出去走走,见得多必定识得广,见得多必定有话说,那作文还有何难?好妈妈就是一个好导演,我想信在你精心地策划下,咱的孩儿作文一定是篇篇精彩!
儿子的暑假日记:
数学日记:寻找节水小窍门
读史书 品曹操
我的快板我的爱
超市历险记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读史书 品项羽
雨后捉蜗记
我和爸爸的乒乓大战
惊险刺激的红河谷漂流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