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旅游杂谈 |
分类: 游记 |
巴黎奇遇:哥儿们,能开发票!

不久前去巴黎,从春天百货出来,穿过奥斯曼大道想到“老佛爷”(Galeries
Lafayette)看看。这个地方以前去过,但这个商店近些年因污辱中国游客而声誉不好,但“老佛爷”的名称我总觉得有点意思。我不知道法国人给这家百货店最初起名的初衷是什么?洋教里应该与“佛爷”一词关联性不大,有人说这是一个地名,只是法语的汉语译音,寓意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但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说,对飘洋过海到法国的中国人,一听“老佛爷”三字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佛缘宜结,心理距离一下拉近了许多。1893年开设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购物对象的定位决不会是针对当时正在“打呼噜”的“东方睡狮”的,今天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到“老佛爷”来购物,是不可能想得到的。
正在我左顾右盼过马路的时候,突然感觉右胳膊被人蹭了一下,还没回过味来,一位道地的法国帅小伙用不太规则的中文说:“哥儿们,能开发票”。我说你说什么?他听不懂我说什么但大概理解了我说的意思,加重语气、结结巴巴地又重复了一遍:“哥儿们,能开发票,购物”,并做了一个大大的拿东西的手势,又比划了一下发票的意思。我摇了摇头,说了句“thank you”就走了。
事后与朋友聊起这件事来,他们说也曾经遇到过。
购物开发票,在国外是很正常的事。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有凭证。为什么中国人购物时他们会特别强调能开发票呢?
在国内,需要不需要开发票,价格往往是不同的。显然,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已经深入到物品性价比之外的消费需求上了。
陪同告诉我,中国人的购物你想象不出,有人在这里买价格昂贵的法国名牌香水,不是一瓶一瓶的买,而是一箱一箱的买;买名牌手包,不是一只一只的买,而是一打一打的买。但有一条,他们往往希望要有一张大大的发票,那种购物凭证觉得与国内的小票一样,入不了账。
消费心理有一个最明显的现象:花公家(包括单位)的钱给自己买东西最舍得,花公家(包括单位)的钱给别人(主要是买礼品)买东西,最大方(如果上面批准10000元钱,购物者尽可能花到9999.99元);花别人的钱给别人买东西就容易应付差施,花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东西当然最考虑合算与否,性价比很讲究了。
哥儿们,能开发票!显然是在物色花公家钱给自己买东西或花公家钱买礼品(给别人)的客户,这样的客户花钱最爽快,常常是一些带有集团采购性质的高端客户群。
我很早前就去过北京秀水买东西,一些小商贩们告诉我,外国政府反对我们卖冒牌货,外国游客却最喜欢我们卖冒牌货,甚至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也会偷着来买我们的东西。而中国的一些小商小贩们,语言之流利、行为之乖巧常常让人瞪目,那个国家的游客都能应付,怎么能让游客掏出US道劳是他(她)们的专长。
哥儿们,能开发票,让我们开窍,我们在开发旅游商品和吸引外国游客在华消费的时候,也更多地注意各国游客的消费心理,更顺应他们的购物需求。
子哥儿们,能开发票,更让我们警示,我们在国外的购物群体中,是否存在“吃、喝、嫖、赌全报消”的硕鼠,有关部门是需要多加注意。因为,如果真是花自己个人的钱,能不能开发票,从消费心理来说(发票与购物动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前一篇:胆子大的孩子不要偷着下河游泳
后一篇:美丽的越南丝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