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2010-01-14 09:12:02)
标签:

想想

佳能单反

儿童摄影

广告

奶茶

养育

育儿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想想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看到电视插播广告就唧唧歪歪不乐意的小不点了,对于五花八门的广告,小朋友看得是越来越明白了。明白到什么地步呢?那就是看到什么广告后能飞速分辨是不是小朋友可以涉猎的范围,并开始提要求要跟风了。什么“熊博士”、“香飘飘”、“卡卡卡酷”... ...小家伙每天跟着电视津津乐道,时不时跟妈妈说,你也给我买这个吧!

    其实,对于购买吃喝玩乐的东西,妈妈的消费概念中并没有明确的约束,不能事事满足,让孩子没有了是非观念,但也不是条条框框,让孩子束手束脚。妈妈原来一直觉得姥姥原来的教育观念很成功,只要孩子喜欢的东西,在能力范围内都会尽量满足,甚至会超量超额的得到满足,浪费现象严重。但这样反倒使我失去了对所有东西的强烈欲望,变得对物质的东西有点无欲无求,对于金钱,也没有了挥霍的概念。直到今天,我的消费观念也依然保持着物美价廉、按需索取即可,并没有拜金主义和艳羡华美生活的想法。相反,想想爸爸从小受到的教育,则是勤俭节约、钱尽其用、节衣缩食、自我约束的观念。而这样背景下长大的想想爸爸,也是个物质欲望没有那么强烈、易于满足、对于金钱也是保持毫无计划观念但很少浪费的状态。

    两个强烈对比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却在最终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如此的相似:我们对于金钱,不拘小节也不善理财、对于自己的愿望和喜欢的东西会理智的判断,我们也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好吃的美食、喜欢舒适的环境、喜欢浪漫的约会,但,也许我们的愿望本来就已经是合理而不张扬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到满足,也很容易达到让我们满足甚至惊喜的标准。我们不挥霍、但我们也绝不吝啬,换句话说,该花的我们会尽善尽美的让它发挥价值、不该花的我们也不会毫无意义的浪费。

    这么说,似乎有点自夸的嫌疑,不过,我的宝贝想想,这里的每一句话应该都是写给未来的你看的,爸爸妈妈想让你知道,对于金钱的是非曲直和用之有度。这几天妈妈开始重新思考,到底进行怎样的教育原则,才是对想想最有益和最有效的。爸爸总说,男孩子的欲望是远远高于女孩子的,绝不能按照妈妈小时候的方式无限纵容的任其成长。这也许真的是男性荷尔蒙的强烈作用吧?其实,对号入座,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似乎还真的验证了那句话“男要穷养、女要富养”。

    看来,我是需要好好调整一下对待想想的养育方式了,虽然我还会忍不住总是自觉的满足孩子的小欲望,因为我本来认为那就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也许就是这一点一滴,会影响了孩子以后的生活观念或者做人准则呢!那,就让我们正式开始“穷养”?让我想想,还是等我们再给想想置备点新衣服?再给想想囤积点新玩具?再给想想添置个儿童的mp3?... ...原来,不是孩子的欲望大,而是大人总是在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孩子而已吧?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这就是我的钱,用它可以换来我喜欢的奶茶啊!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妈妈,钱都备好了,快给我奶茶吧!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我就喜欢紫色的香芋,这还用说吗,因为,紫色是妈妈最喜欢的颜色啊!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远远地我就闻到了香浓的味道,真的跟广告里面说的一样的吗!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广告可真是个好东西,要不,我哪里知道还有个叫奶茶的东西呢!

广告效应后的思考——穷养&富养           真的到了嘴里,有那么好喝吗?广告啊,你的真实度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