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 |
家电营销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有一些人就认为,互联网是公开透明的,信息是没有障碍的。因此,品牌建设已经不再重要,去品牌化会是未来市场的一个特点。
笔者对于这种观点不敢苟同。窃以为,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加深,品牌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有被强化的趋势。未来的竞争在品牌的体现上会更加鲜明,没有品牌的企业、产品将更加难以生存。
由于对互联网时代消费心理新特点认识偏差,目前厂商在品牌个性与品牌管理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将品牌个性等同为品牌形象。品牌个性是品牌的核心,品牌个性是由内而外的,是品牌形象中较为抽象和人格化的部分。而品牌形象则是由外而内的,内涵更广。比如格力的品牌形象是节能环保、品质卓越、勇于创新、核心科技、专业专注等。其中品质卓越才是品牌个性。
如果在市场推广中,不注意把握品牌的内在个性,无节制的展示外在形象。往往会使得消费者引起误解,从而造成对品牌的杀伤,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看似在宣传推广自己品牌,实则是在歪曲你的品牌内涵,往往还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
解决之道在于,强化品牌内涵的传递,品牌的形象要围绕个性展开,分清主次内外。比如说格力,在品牌宣传上一定要强化自己多年来品牌制胜,突出格力长期以往的工业精神凝聚的高品质,不要把所谓“掌握核心科技”挂在嘴边。空调作为物理属性的家电,所谓的“核心”科技并不为奇,总拿“核心科技”标榜,实际上是在淡化你品质卓越的品牌个性。
二是将品牌个性等同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的塑造要以品牌定位为基础,品牌个性与品牌定位要一脉相承,品牌个性反映出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个性就会显得模糊不清。但是品牌个性也并不完全决定于品牌定位。如定位相同的品牌在消费者眼里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个性。
品牌定位取决于品牌的管理者,管理者有设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抱负,你的品牌就会定位于什么样。追求做一番事业的,品牌自然会倾向于完美;追求金钱者,品牌则是响亮就行;而玩品牌的,追求的是华丽是名声。
同时品牌定位也取决于执行者,因为品牌个性是在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没有互动的品牌建设,如同是自演自唱,自我嘲解,与目标对象没有任何的关联。所谓的粉丝经济,说白了就是品牌的一种异化,其粘性甚至高于品牌。
所以,品牌定位不仅是老板的事,也是每一个员工的事,同样也是你的目标群体的事。品牌建设在市场的细微之处,不是打几个广告,放几个宣传片那么简单。是叫消费者从心底里对你的敬仰和爱戴。
三是将品牌个性等同于产品个性。产品个性是产品的属性,而品牌个性是产品与文化、感性形象相关的部分。如果说产品个性是硬实力,那么品牌个性则是软实力。硬实力其实比较容易解决,加大研发力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而软实力则不然,不是说投入资源就会把软实力提升起来。
如果一个品牌领先于其他对手的原因是产品的属性,那么这个品牌迟早会被别的品牌所超越。原因很简单,你解决不了你的品牌的文化内涵,解决不了与消费者的感情沟通问题。不被消费者,不被市场所广泛认可,你的品牌就如同漂浮的气球,看起来很高,但瞬间就肯能消失。
品牌也是有生命的,也有了独特的自我和个性。意识到这一点,对品牌消费、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能起到重要的影响。只有将消费者自我、人格与品牌个性置于消费者行为的平台上来互动,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品牌与消费者特征交汇融合作用。
互联网时代,信息具有高度传递扩散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解决信息的碎片化,最好的策略就是强化你的品牌。品牌强大了,在瞬间的传递中间,在碎片化的过程之中,品牌就像一个灯塔,永远有一个亮光吸引着消费者。
家电行业在这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不再是单一地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消费品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品牌的形象就会更加重要,厂商绝不可以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中,把品牌置之脑后,否则很快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而你还陷于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