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也需具备互联网精神
(2014-09-05 16:28:40)
标签:
财经 |
在互联网大潮下,谁敢说不触网那谁就算OUT了。就连中国家电民族第一品牌海尔掌门人张瑞敏都说,“传统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亡”。过去一年中,互联网对传统家电业的冲击表现得尤其明显。这种冲击,已不仅仅是渠道模式上的冲击,而是深入到了制造、盈利模式甚至思维方式上的冲击。
杂志办刊也一样,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谁还看你们的杂志呀!那么是不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杂志就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该到寿终正寝了。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不是一两人,而是在互联网大潮下的一种普遍思维。
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传媒大亨默多克在21世纪初,美国互联网蓬勃兴起之时也曾说过,再过十年纸媒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所替代而消失,当时的媒体人确实被吓着,大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可是十年过去了,默多克的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网络虽然越来越发达,但纸媒也并没有消失。包括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传统媒体还是占据着至少半壁江山。
一位八零后家电品牌市场经理曾经对我说,虽然我是新一代网民,每天几乎离不开网络,但是纸媒,特别是专业杂志,我一样也是离不开的,很多资料也只能在纸媒、杂志上留存、查阅。互联网最主要的精神不就是客户需求!看来网络普及了,但是杂志一类的纸媒,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它还是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与市场人士交流得到的信息,他们普遍认为线上媒体网络与线下传统媒体,其实并不是绝对的矛盾,而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线上媒体信息及时,其新闻性、及时性纸媒难以比拟,但是线上媒体来得快去得也快,浏览过后记不住关键词,就很难再找到,几乎被湮灭在后来的海量信息中。而传统纸媒虽然反应速度无法与网络媒体比,但是它的留存性与资料性很强。彩电市场人士有一套《视像世界》放在案头,想起里面曾经看过的一个好文章、好观点,随时都可以翻阅出来重温。这种资料性是网媒难以做到的。
因此,现代网络媒体与传统线下媒体,其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没有必要因为网络传媒的发达就彻底抛弃线下传统媒体,至少在目前的现实状况下,线下传统媒体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就此结束。只不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吸收互联网精神,使二者能够做到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作用。
传统媒体学习互联网精神,就是要把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融入到办刊之中,从内容上来说要深刻了解读者真实需求,做到贴近读者办刊物;从形式上来说要与互联网的一些新兴技术手段搭界,比如在期刊基础上做网络版,利用二维码把杂志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形成与读者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