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创建于东晋成和元年(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历史。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也是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公元十世纪时,五代吴越国王饯俶崇信佛教,大建寺宇。当时灵隐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房屋一千三百余间僧徒达三千人。该寺历经多次毁、建,现在灵隐寺的寺宇,大殿是清代遗物。其余的是十九世纪以来重建的。
灵隐寺最前面是天王殿,“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的佛龛里,站着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天王殿两边端坐着四大天王,传说中他们是风调雨顺的象征。过天王殿,就是巍峨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一座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三十三点六米。一九五四年进行全面整修后,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大殿规模宏敞,气势雄伟。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十九点六米(佛身高九点一米),是在一九五六年用香樟木雕成的。它比原先的佛像高一倍多。两厢排列着三十“诸天”佛像,后面跌坐的是十二圆觉。
大雄宝殿的后壁,有“慈航普渡的“五十三参“佛山一座塑的是善才童子参见五十三位名师。最后从补怛洛迦山观音那里得道的佛教故事。佛山共塑了一百五十十个大小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佛像中最大的一尊是观音大士,惑态潇洒。善财、龙女侍立两侧,神采奕奕。十八罗汉,前来朝拜,各显神通。观音上方坐在麒麟上的是地藏王,他是新罗国(今朝鲜)王子,削发为僧后到中国九华山成道。最上而是释迦牟尼:在雪山修道六年中,白猿为他献果,糜鹿为他献乳的情景。
灵隐寺的经幢、石塔,历史久远。龙泓洞口的理公塔,为慧理骨灰埋葬处。这是一座六角七层的石塔,高二丈七尺。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一五九。年)重建,刻有塔铭、金刚经和佛像。
天王殿前有两座经幢,建于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九六九年)。耸立在大雄宝殿前面两侧的两座仿木结构式样的八角九层石塔,是北宋建隆元年(公元九六。年)吴越国王钱俶为永明大师建立的。
在灵隐的参天古木中,还点缀着冷泉、壑雷,春淙、翠微等亭阁。冷泉亭以冷泉得名。亭原在水中央,到明代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一九年)始移建于此.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处理公务。在冷泉亭附近,还有壑雷亭和春淙亭。壑雷亭建于宋朝,春淙亭建于明朝,翠微亭在飞来峰山腰,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公元一。八九年至—五一年)为悼念岳飞而建造的。
从灵隐合涧桥边直上,便是历史悠久的上、中、下三天竺。这里,原来都有寺院殿宇,下天竺有法镜寺,中天竺有法净寺,上天竺有法喜寺,从上天竺可东至龙井,南上琅硝岭,经关岭头,左通五云山,直下梅家坞。
在灵隐寺边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白乐桥,原名万佛桥,因桥连万佛寺而得名,后白居易改建又名白乐桥,取白居易字乐天而来。白乐桥也是很多精品酒店和客栈的聚集地,适合年轻人来此吃住,今天我们就是在这里吃过中饭后打道回府的。
今天我们一早去参访灵隐很诚心,目的是祁福全家身体健康,平安快乐;顺便去白乐桥寻踪诗仙--杭州市“老市长”白居易的踪迹,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