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10.23)又是重阳佳节,我国素有重阳登高的习俗,早上我们一起去登玉皇山和凤凰山。这次登山我们取道老路,从节义亭开始,由北麓向南而行。
玉皇山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玉皇飞云”所在地,也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旅游休闲名山。那里曾是南宋的皇城,南宋的皇帝的大内禁苑所在,有点神秘。我们曾多次去那里探索,结果可以说很遗憾,完好的古迹几乎没有见到,只是残存一些遗址。
玉皇山,位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原名龙山,又称玉龙山,它曾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与西湖南面的凤凰山首尾相连,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因此有“龙飞凤舞”的美称。这座山峰远望如巨龙横卧,被誉为“万山之祖”。
玉皇山,山高242米。在这里,可以左眺钱江,右望西湖,俯瞰杭城。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像供于此山,所以玉皇山又名育王山。过去上玉皇山要登二千六百多级石阶,现在新建了一条盘山公路,可直达山顶。此路全长4.23公里,环绕玉皇山二圈半,路旁建有涉岙、挹江,涵碧三只亭子,它把山脚的林海亭,山腰的慈云洞、紫来洞,山顶的福星观、望湖楼等名胜连成一线。盘山而上,有步移景移,如入画中之感。
玉皇山有慈云、紫来两处洞景。慈云洞在玉皇山和凤凰山交界处,又称灵化洞。洞深百余步,阔十余丈。紫来洞在半山腰,又名飞龙洞,洞中有洞,深邃幽奇。洞内湿润凉爽,可容一二百人,是炎夏消暑的胜地。
在紫来洞外,向东俯瞰山下,可以看到“八卦田”田的形状如八卦,是南宋籍田的遗迹。
玉皇山顶有福星观。过去这里曾是佛教寺院,清朝改建为道教寺观。观后旧有皇坛、藏经阁等建筑和白玉蟾井、天一池等古迹。白玉蟾井是宋朝遗留下来的,井水四季不涸。山顶建有望湖楼茶室和玉皇山素菜馆。
凤凰山紧依玉皇山。这里唐代为州治,五代吴越为国治,南宋时是皇帝的大内禁苑所在。南宋的皇城,北起凤山门,西迄万松岭,东止候潮门,南面延伸到江干。在这块大内禁苑内,单是所谓“殿”就有文德、垂拱、崇政等八、九十座,层楼叠院、亭台阁榭更不计其数。“御花园”中有人工开凿、可以荡舟的“西湖”,湖中还有“六桥”、“飞来峰”等西湖的缩影,但现在已看不到什么遗迹了。
凤凰山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有五代后晋天福七年(公元九四二年)刻凿的摩崖佛龛一处。石刻依山而成,龛形横长,上面呈弧形,高四米宽9.7米。中有弥陀、观音、大势至三佛坐像,容相丰满,仪态端庄。





在紫来洞外,向东俯瞰山下,可以看到“八卦田”田的形状如八卦,是南宋籍田的遗迹
以下五张照片是慈云岭石窟
以下八张为山顶福星覌照片,借用我们上次登山所摄的照片,这次时间太紧了,我们参观完所有预定项目后,已是午后2:00多了,加之紫来洞口的饭店已被茶馆取代,没有地方就餐,所以未去山顶,而是下山找地方吃饭去了。
由于玉皇山、凤凰山我们已去过多次,因此这次只挑选一些自己想去的景点走走,这次我们访问的景点依次为:节义亭-月岩-排衙石-栖云寺-玉皇宫-七星亭-紫来洞-慈云岭造像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