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棣
高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37
  • 关注人气: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2023-10-13 16:04:31)
标签:

南高峰

杭州

旅游

分类: 走遍杭州
       我在《西湖十景“双峰插云”》(1、2)中分别介绍了“双峰插云”景点的最佳观赏点和北高峰,今天再介绍一下构成双峰插云的另一峰——南高峰。
       早在2017.7我们曾去过南高峰,现场目击了杭州考古新发现:南高峰峰顶佛塔塔基,事隔六年后决定再去看看进展如何了?
  2011年在西湖申遗时,官方《西湖申遗文本》中,对双峰插云,是这样描述的:
       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南宋时峰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为“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
     “双峰插云”美的重点,并不在于两座山,而是两座山的山顶上,都有一座尖尖的塔。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记录下它们的美:“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玉塔双尖”,说的就是我们早已看不到的两座塔。
   上南高峰,有三条路可以走,六通宾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烟霞洞。
        今天阴转多云,气温是18-22度,比较凉爽舒适,我们从中国茶叶博物馆附近上山的。
        爬过南高峰的人都知道,山顶有个凉亭(建于2000年),爬山的人总会到这里歇个脚,远眺西湖。
        南高峰塔的塔基,就在凉亭的南面,2017年挖掘考察后,就没有下文了,可能是因为在山上重建有难度吧,我们只在现场看到立了块牌。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下山我们决定取道烟霞洞方向,这条路比较平坦,也比较快捷,顺便也可看一下烟霞洞。
      不到20分钟,就到山脚下的翁家山村,附近就是烟霞洞,因洞内不能照相,很快参观完毕,然后就乘公交车打道回府。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西湖十景“双峰插云”(3)——南高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